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如何“出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我现在一边参加线下招聘会和宣讲会,投递简历,一边继续备考,等待参加选调和省考。”刚刚参与完国考的2024届应届硕士毕业生张航(化名)已经再次开启了求职新征程。
张航无奈地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最近参加企业招聘会发现,来招聘的公司很多,但可选择的岗位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可投递的岗位待遇普遍差强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同专业的很多同学都反映,投简历后往往是没有了后文的。
“相比于女生,作为男生找工作应该相对轻松一点,但是压力还是感觉很大。”张航说。
值得一提的是,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11月29日消息,近期,包括浙江、湖南、广西、陕西等地集中发力,多措并举持续稳定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当前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但压力依然较大,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青年就业者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稳定,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安徽省劳动学会常务理事汪张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破解就业难题,短期靠拓岗稳岗,长期靠经济发展。
毕业生青睐“稳定”
张航在考虑就业方向时认为,自己所学的行政管理专业在企业中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更适合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且相比于企业,稳定的公务员更符合自己向往稳定工作的求职诉求。与此同时,家里人的意见对自己也有很大影响,他们也更希望进入到体制内。
“但是现在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越来越多,进面分数线也水涨船高,备考压力很大,而且研究生的科研任务比较重,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备考和求职的时间。”张航说。
上海杉达学院数字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树源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高校毕业生在企业类型偏好方面,国企成为毕业生的首选,占比46.7%,反映出求稳心态。而就业选择方面,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上升到57.6%,而慢就业比例上升到18.9%。相比之下,选择自由职业的比例下降到13.2%,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也下降到4.9%。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我国青年人口总量稳中有增,高校毕业生规模继续增加。2021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为909万人,并在2022年突破千万,达到1076万人,2023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上升到1158万人。据推算,2024年的高校毕业生规模或将达到118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依然繁重。
“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受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一方面,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和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增速难以弥补传统产业的就业缺口。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知名评论家解筱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多措并举稳就业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对此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在近期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社部门将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为抓手,加力冲刺、加密服务,多措并举促进青年就业。接下来,将提前安排2024届毕业生招录招聘工作,在稳定公共部门就业岗位的同时,落实社保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税费减免等支持政策,激励经营主体稳岗扩岗。
针对部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共青团中央以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为对象,组织全国3.7万名高校团干部、区县团干部与他们结对帮扶。今年以来,共青团成功帮助10.6万名毕业生就业,其中2023届毕业生8.98万人,2022届未就业毕业生1.62万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青年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实施促进青年就业三年行动,推动青年就业扩容提质;支持地方建好管好用好公共实训基地,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能力;强化返乡入乡创业平台保障,激发青年创业带动就业活力。
另一方面,各地方加大协同发力,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稳就业工作。如浙江通过组织专项招聘稳岗拓岗、加力宣传落实就业政策、加力宣传落实就业政策等举措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湖南通过强化政策激励、岗位招录、数字赋能和载体建设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广西高频举办招聘活动、创新也是招聘模式、抓好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激活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力;陕西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建立联动服务机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便捷服务。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也是民生问题,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因此,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同时也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的竞争力。”贝恩公司全球商品战略顾问总监潘俊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外星生命研究)
-
心岸煤价晃动了一个月,上周隐现小幅回降。最后电厂询货问价良多,但纷纭压价推销,水泥、化工等非电企业需供偏偏强,市场成交以刚需为主。为甚么传统用煤浓季,煤价隐现回降呢?尾要原因是,电厂等最后用户正在夏日 ...[详细]
-
下半年省属事业单元应聘报告布告已经正在人力老本社会保障厅夷易近网“人事魔难”专栏中宣告有报考意背的小水陪们快去体味!应聘单元共波及40余家单元四川省人力老本战社会保障厅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法律厅四川电疑 ...[详细]
-
为拷打企业被迫公短处事建设,9月13日上午,攀钢总体西昌钢钒有限公司睁开青年被迫者无偿献血行动,为去世命接力、为社会贡献爱心。 ...[详细]
-
为进一步转达法律正能量、唱响法律主旋律,周齐提降法院新抽象战法律公疑力,喜德县法院经由历程巡回法庭进村落、借助“开教第一课”背已经成人睁开法治教育等格式,周齐增强普法饱吹,自动后退法治饱吹工做水仄,增 ...[详细]
-
受疫情影响,主产天战站台收运碰壁,产天战心岸煤价继绝贯勾通接安定。尽管市场继绝强势,但产天收运碰壁,现货有价无货。前期,受冬储推运战国内煤价下企等成份影响,煤市走势相对于乐不美不雅。回念国庆少假前,市 ...[详细]
-
往年铁路中秋国庆黄金周运输自9月27日匹里劈头,至10月8日竣事,为期12天。记者从国铁总体患上悉,今日诰日9月19日),齐国铁路匹里劈头发售10月3日水车票。数据隐现,自13日匹里劈头发售假期运输车 ...[详细]
-
疟徐是甚么疟徐是一种由疟本虫寄去世于人体,经由历程雌性按蚊叮咬转达的慢性收烧性徐病,果收做时患者会感应熏染“收热”、“收烧”、“热噤”,雅称“挨摆子”,今世称为“瘴气”。熏染人体的疟本虫尾要有间日疟、 ...[详细]
-
彝海订盟天•五彩小大凉山14个世居仄易远族孳生去世息之天各仄易远族散居而成的群降村落寨仿若“无字”史书启载着本汁本味的仄易远族本去世态横蛮有着配合的魅力-END-初秋季节浑算好止囊往小小的村落寨里感应 ...[详细]
-
八月份的延绝下温天气组成为了用电背荷激删,减上水电着力不敷,水电收电量同比删减了14.8%,减速了水电厂库存特意下卡煤的耗益。果此乎,八月尾、玄月上中旬,电厂隐现猛烈的补库需供。而非电止业复产歇工,也 ...[详细]
-
往年是九一八工做收做92周年。18日上午,勿记九一八碰钟叫警仪式正在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专物馆残历碑广场妨碍。九一八历史专物馆残历碑广场清静冷清厉穆,宏大大的台历形石碑上布谦“弹孔”,时候定格正在1 ...[详细]
- 剪刀差扩大!终端价格跑不赢原材料 ,政策组合拳或在三季度起作用
- 铁路市场化改革再提速:一个月内两家企业上市,下一个是谁?
- 中国美妆进入万亿“新黄金时代” 谁是高端美妆零售“破局者”?
- 中国经济处于“稳增长压力较小窗口期”,专家建议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灵活调整
- 工业园区的低碳“赛道”:多地争建“零碳”试点,示范园区将率先实现碳达峰
- “双碳”目标下的青海样本:建设零碳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量达44%
- 贾康:金融立异要反垄断 深化金融范畴变革势在必行|华夏组织投资者年会
- 7月规上工业成绩单:经济结构改善明显,“洪灾+疫情”致部分指标下滑
- 8月工业景气指数出现回落,实体企业业绩增速超过疫前水平
- 中国经济“冷艳”开门红:专家猜测一季度GDP同比上涨或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