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 数据多跑路 患者享便利

日前,加快健康据多矿工“健康预警”系统落户山东能源新矿集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草原深处的全民多个矿区。图为矿工在“健康驿站”使用智能健康设备进行健康检查。信息享便
新华社记者 李 欣摄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数据显示,化建患中国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设数省级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不断完善,跑路基本实现了国家、加快健康据多省、全民市、信息享便县平台的化建患联通全覆盖,目前已经有8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设数20个省份超过80%的跑路三级医院已接入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提升居民健康管理能力、加快健康据多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全民
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信息享便群众获得哪些便捷服务?健康信息化建设给群众就医带来了哪些变化?记者进行了采访。
打破“数据孤岛”,互联互通平台基础逐步夯实
近日,家住甘肃省兰州市的辛先生因糖尿病前往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当医生打开医嘱开立页面时,系统弹框显示了有效的甘肃省检验互认项目。
“了解到患者前不久在礼县人民医院做过生化检查,我们根据检验时间、指标、参考范围,判断上次外院化验项目结果可以参考,不影响本次患者病情确定,这次仅需要化验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即可。”内分泌代谢科医生陈慧告诉记者。随后,辛先生完成检查和后续诊疗,节省费用200多元。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周文策介绍,甘肃省已建成1个省级和14个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员人口、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健康扶贫、卫生资源五大基础数据实现了互联互通,有效支撑了全省检查检验共享互认工作。医院在2017年完成和省级平台的对接,2020年初启动省内医疗机构就诊患者病历信息共享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作为试点医院,我们每天为患者互认项目可达7400多项,互认比例约70%,减少了患者的重复检查,让患者省时省钱更省心。”
2022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开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化向数字健康跃升。
“攻坚行动的初衷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不互通、不共享的问题,破除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说,前期部分地方已经开展了医学检查检验结果省域内的互通共享。数据显示,目前已有25个省份开展了电子健康档案省内共享调阅,17个省份开展了电子病历省内共享调阅,204个地级市开展了检查检验结果的互通共享。
不仅如此,不再需要每到一家医院就办一张就诊卡,只要有电子健康卡就能实现不同医院之间的一卡通用,正在逐渐成为现实。毛群安介绍,我国基本构建了一套可以覆盖全体居民个人健康身份识别的体系,并且支撑多卡或多码协同应用。下一步将依托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推动电子健康卡与其他卡、码协同应用,解决“一院一卡、多卡并存、互不通用”等就医堵点问题。
优化就医流程,便民服务成效不断凸显
“挂号、检查、缴费……以前看病得排多少队,现在排队次数明显变少了!”家住山东省济南市的张女士说。近日,她前往山东省中医院就诊,发现医保患者可以诊间结算,十分方便,“在就诊科室就能完成缴费,不用到窗口排队,电子发票还会自动发到手机上,太方便了。”
据了解,山东省创新实施智慧便民措施,便捷支付方式让患者少跑路。全省实现门诊诊间结算、床旁出入院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数量分别达到231家、228家,占比分别达99.5%、98.3%,1559万名门诊患者实现诊间结算,95.1万名患者实现床旁入院,91.6万名出院患者接受床旁出院结算服务。
不仅如此,展开线上病历复印预约邮寄服务,在院、出院患者均可以预约申请,实现病历复印“零跑腿”;支持群众自主查询就诊记录,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各地通过办好关键小事,持续开展信息化便民惠民服务。
打开北京政务服务平台“京通”小程序,“健康服务”模块里集齐了医疗、医保和医药服务功能,可以进行预约挂号、报告查询、门诊缴费等,五大板块24个应用让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
“北京在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部门协同,突出‘三医联动’,突出医疗、医保、医药三个应用场景,推进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刘俊彩说。截至今年1月,北京市110家三级医院全部实现医保移动支付、检验检查报告在线查询、医疗影像在线查询等功能。患者可以在线查询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各类药店,通过互联网医院获得药品在线配送服务,逐步实现预约挂号、医保报销、药品配送全流程的掌上业务办理。
毛群安介绍,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提出了普及推广电子健康卡、推广商业健康保险就医费用一站式结算、推动电子健康档案“跨省份查询”等八个方面的目标任务,“以具体的应用场景为驱动,以广大群众需求为导向,不贪大求全,目标是让公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保护个人隐私,进一步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
信息化给群众就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变化,但也有患者担心,个人信息包括疾病数据等隐私信息有泄露风险。专家表示,在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化过程中,数据安全、隐私保障等仍面临挑战,要落实数据安全法规制度和标准,进一步提升数据治理能力。
“除了强调做好服务之外,我们把重点放在如何进一步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上,强化医疗健康数据保护‘防泄露’。”毛群安说,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符合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场景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医疗机构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依法依规对数据的产生、传输、存储、使用、共享、销毁等实行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和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
目前,多地通过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与授权管理等方式,保护患者知情权,加强患者隐私保护。
“在浙江,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都设立了首席网络安全官,建立了一支由首席网络安全官、网络安全管理员、联络员组成的专业化队伍。”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林杰介绍,采用数据加密、人脸识别、双因子认证等技术手段和防护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流转。在应用建设中,坚持“患者知情、授权调阅”的原则。比如,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应用中,患者有自主开放和关闭共享调阅的权限,医生在调阅患者医疗数据时,采用医务人员身份认证和患者手机端动态授权码双重认证,“一次就医、一次授权”确保安全。
周文策说,在医生需要调阅患者的检查检验结果或者其他相关电子病历信息时,系统会自动给患者预留的手机号发送授权访问码,患者也可通过动态就诊码扫码授权的访问方式,给医生授权确认。医生完成诊疗过程、关闭信息诊疗窗口后,本次授权访问即结束,再次查看需要患者二次授权。
(责任编辑:文化艺术)
-
七八月份的延绝下温天气,减速了电厂煤冰库存的耗益。尽管从内天八省电厂存煤数目修正去看,夏日,内天电厂存煤多少远出有降降,但良多下卡煤却是耗益殆尽,亟需改擅存煤挨算。而非电止业即将复产歇工,需供正在八月 ...[详细]
-
49家央企2022年度考核获评A级:8家央企连续19年蝉联,能源类央企占比近四成
摘要:《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名单上49家央企中涵盖能源电力、石油化工、煤炭、钢铁机械、汽车、航天军工、运输物流等行业。其中,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 ...[详细]
-
单列试验时速达453公里的高铁来了!交会试跑取得圆满成功|快讯
摘要:国铁集团科技和信息化部负责人介绍,“CR450科技创新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科研项目,包括研制复兴号动车组新产品等多个高铁科技创新项目。为确保新一代动车组研制成功,需要对新型动车组 ...[详细]
-
摘要:按照预测,数字经济将成为未来国际合作的新领域和竞争赛道。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数字经济将在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市场和数字治理等方面进一步发力。 ...[详细]
-
海闭总署宣告的数据隐现,中国2022年7月份出心煤冰23万吨,同比删减171.6%,环比降降55.77%。7月份齐国煤冰出心量较上月隐现了赫然削减,创往年第两低位,往年3月份出心量仅为7万吨,是往年的 ...[详细]
-
消费复苏!上半年人均支出12739元,预计全年增长10%左右|快讯
摘要: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05178亿元,增长8.3%。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5 ...[详细]
-
端午小长假运输今日启动!预计7100万人次乘火车出行,日均1420万人次|快讯
摘要:《华夏时报》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自6月21日至6月25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1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20万人次,6月22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00万人次。 ...[详细]
-
摘要: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受宏观经济运行向好、市场需求恢复带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6%,而1—2月份为下降1.3%,扭转了去年11月份以来持续下降的局面 ...[详细]
-
[戴要]贵州豫能新田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里天量颇为重大,存正在煤层瓦斯透气性好,抽采效力低等问题下场。基于矿井真践情景,正在1404胶带巷操做铁祸去履带式液压钻机妨碍瓦斯抽放钻孔做业。经由历程施工 ...[详细]
-
碳市场建设密集释放积极信号:行业扩围条件基本成熟,碳监测第二阶段试点将启动
摘要:自从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后,推进碳市场主体扩容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始终未有实质性进展。近期,官方密集释放了碳市场加快推进行业扩围和碳监测试点扩围的信号,或许预示着这项工作将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