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圆桌网 > 旅行目的地
商场人流稀少、饭店生意不佳!各地促消费措施排队来了
新闻圆桌网2025-07-02 11:42:50【旅行目的地】0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性置于突出地位进行了强调,提出‘消费对经济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改善民生’,这意味着促进消费并不仅仅是疫情冲击之后的应急性措施,更多更偏长期性的政策措施可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4月14日,饭店费措北京大兴某商场内人流稀少,不佳原本经常排长龙的各地海底捞也只坐了4桌客人。
“现在一上午最多十几桌,促消客人还没有服务员数量多,商场生意施排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人,我们现在都给服务员放假,让每人休息两天。”海底捞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疫情影响之下,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受到重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CMF理论与思想论坛上表示,现在面临三大压力之一是需求收缩。西方国家采用的方式是直接给居民发钱,我国则更多是给中小微企业,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通过普惠金融渐渐地、隐性地提供资金支持。
据了解,为了促进消费,各地再次放出消费券。在此之前,第三批数字货币试点城市范围已扩大至23个城市,深圳、西安开始尝试使用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大量红包促进消费。
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消费对经济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改善民生。要协同发力、远近兼顾,稳定当前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性置于突出地位进行了强调,提出‘消费对经济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改善民生’,这意味着促进消费并不仅仅是疫情冲击之后的应急性措施,更多更偏长期性的政策措施可能也正在评估之中。”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各地加码消费券
当前,消费增速目前有所回升,但距离疫前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恢复发展。抓紧把已出台的特困行业纾困政策落实到位,稳住更多消费服务市场主体。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保障物流畅通。
“本次会议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逐步增加增量指标,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可以算是一次‘轻加码’。”秦泰表示。
4月12日,“2022北京消费季”启幕,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郭文杰宣布,即日起至9月30日,面向在京消费者发放绿色节能消费券,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绿色节能商品。10家企业将参与其中,消费者可以通过北京绿色节能专区等渠道领取绿色节能消费券,包含6张消费券,总金额900元,用以购买笔记本电脑、空气净化器、洗碗机、电视机等相关商品。
4月13日,为有效缓解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促消费、惠民生、提振经济,驻马店也发放第四期大额电子消费券,其中包含汽车类消费券1020张,共计金额540万元,零售类消费券(含商超、餐饮、住宿、加油站)6.3万张,共计金额210万元。
4月14日,青岛也表示,今年预算安排1700万元支持举办2022年青岛市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活动,将通过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补贴等形式,充分调动企业、商户、平台、消费者等多方积极性,持续激发、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青海省财政厅也拨付资金1545万元,专项助力促消费活动。
在此之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开展了2022年“消费帮扶新春行动”,截至目前,各级机关、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及公众通过参与“新春行动”,已累计直接采购、帮助销售脱贫地区产品和服务约970亿元,有力助推了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国内消费持续恢复。
发挥市场消费潜力
近两年来,在线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等新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此次会议提出,要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服务等“智慧+”消费。
同时,要扩大重点领域消费。促进医疗健康、养老、托育等消费,支持社会力量补服务供给短板;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逐步增加增量指标;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在秦泰看来,汽车限购主要是一二线城市的燃油车,这些区域的居民购买力也相对较强,预计后续汽车消费可能较快见到改善。下一步期待包括个税减税在内更加直接地拉动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更加通畅地向服务和可选商品消费传导的财政政策在年内的运用。
会议还提出,要引导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等向农村延伸,推动品牌品质消费进农村。同时加强保障;深化改革,破除制约消费的障碍;推进消费平台健康持续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丰富大宗消费金融产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以投资带消费;依法惩治假冒伪劣等行为。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将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专项债支持范围,以投资带消费。
“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来看,面对这些现实的问题解决,是用财政手段解决好,还是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创新比如结构性货币政策来解决更好,这是可以探讨的。”刘尚希表示。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看来,发挥重大项目牵引撬动作用,将助力推动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补短板”“促消费”两翼联动、循环促进,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国内市场潜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1)
上一篇: 下半月煤冰市场阐收与展看
下一篇: 10月份印僧中低卡能源煤价下位走仄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世界杯上耀眼的“中国队”:七成商品义乌造,加班加点赶订单|世界杯财经观察系列
- 已完成4750亿元!铁路投资四季度再加速,超30条铁路项目开工
- 企业订单排到2027年!欧洲缺“气”推涨天然气运输船订单飙升
- 1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批发零售业指数有所上升|快讯
- 猪价拖累11月CPI负增长,PPI或将见底回升
- 通胀压力警报解除?10月CPI增长2.1%,PPI由升转降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倒计时!解码北京四川山西安徽改革成绩单
- 玉米价格“节节高”背后:东北主产区产量下滑,下游企业库存降至低点
- 2022年县域经济400强报告出炉,全国“百强县”强劲复苏,你的家乡排第几?|解码全国百强县
- 中老铁路开通一周年:通关时间缩至5小时内,单月货运量增长3.5倍
- 汽车购置税领跌,前11月财政收入下降3%|快讯
- 同比增长17.2%!前10月我国服务贸易逆势增长,旅游服务持续回暖
- 坚决制止一刀切、层层加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点名郑州、深圳等地|快讯
- 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8.2%,装备制造业利润今年以来首次由降转增
- 个人养老金元年: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跑出加速度|2022中国经济年报
- 订单、生产双回落!11月制造业PMI弱于预期
- 公路货运环比增长12.86%!疫情下全国货物运输仍保持高位|快讯
- 受住宿餐饮和建筑业拖累,9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略有下降|快讯
- 2022年全国百强主城区、新城区榜单发布:苏粤优势明显|快讯
- 如何确保“手中有煤”?冬季能源保供攻坚战打响:中石化、中石油等央企在行动
- 迎峰度冬用能高峰期即将来临,多地发改委对港口煤炭企业开展专项调查
- 申报债权约79.78亿元,博天环境重整计划草案来了!或将100%清偿
- 前11月用电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持续恢复中|快讯
- 欧盟青睐中国市场!前8个月对华投资增长123.7%,货物贸易零关税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 春运即将开始!2023年铁路春运火车票12月24日开售|快讯
- 全球PMI持续下降,外需不振或对我国出口产生冲击|快讯
- 8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回稳,住宿餐饮业大幅回升|快讯
- 体验个人养老金业务上线首日:开户不足一分钟,多家银行争送“红包”
- 不得观望不作为!国资委要求央企11月底前完成减租工作,普遍减免3个月
- 百亿订单频现,央企“购物车”装满全球货,看看都买了啥?|聚焦进博会
- 新发地风向标:肉蛋价格推涨9月CPI,生活成本四季度能不能回落?
- 猪企首份三季报出炉!天邦食品今年以来赚了10个亿,养猪的春天回来了吗?
- 重回“1时代”!11月CPI环比增长
- 保运输继续发力!近期公路、港口货运大幅增长|快讯
- 防疫“新十条”后客流增长明显,铁路将逐步恢复客车开行|快讯
- 解码央企大数据:A股公司五年分红1.5万亿缴税6.9万亿,央企资产十年大翻番
- 铁路新图今起运行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快讯
- 挖掘机开起来!1.5万亿基建项目密集上马,四季度专项债或提前下达
- 猪价还能飞多久?上市猪企10月赚得盆满钵满,加大出栏量能否平抑供需紧张
- “十一”消费新趋势:机票价格创五年来新低,家电、汽车增长迅猛|黄金周观察
- “一企一策”交卷在即,哪些产业优先转型?97家央企年底前完成碳达峰行动方案
- 外贸企业组团赴海外“抢”订单:浙企打首战,江苏四川广东企业紧随其后
- 暂停5年,CCER市场今年能恢复吗?生态环境部回应:力争早日启动|快讯
- 建筑业指数止跌回升,企业信心恢复,10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企稳|快讯
- 10月CPI增长2.1%,猪肉仍是拉涨主因|快讯
- 三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青年失业率连续两月下降
- 一天三条铁路开工!铁路建设投资“决战”四季度
-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略有下降,餐饮、乘用车收入成拖累项|快讯
- 前11月同比增长5.2%!疫情下铁路货运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快讯
- 哈铁科技今日挂牌上市,国铁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增至8家|快讯
- 外贸大盘稳定增长:前8月同比增长10.1%,进出口“朋友圈”持续扩大
- 生态环境部:稳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数据造假情节严重将被禁止从业|快讯
- 47家央企重组收官,“瘦身”到不足百家!国企改革十年答卷:资产增长2.6倍
- 前11个月工业企业利润下降3.6%:两家疫苗企业利润大减,原材料价格下降形成利好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种业振兴!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如何实现?
- 结束12周连涨,小麦价格冲高回落!消费旺季来临能否提振后市价格?
- 国企改革决胜收官之年,新一轮改革蓄势待发|2022中国经济年报
- 11组央企专业化项目集中签约,国资委透露下一步国企改革新方向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何时应查验核酸证明:乘坐跨省交通工具、进入酒店和景区均需查验|快讯
- 10月1日起央企将设首席合规官!全面参与重大决策,加强央企合规管理
- 央企改革红利有多大?解码券商四季度报告: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 48%!PMI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但建筑业向好趋势明显|快讯
- 油气运输持续利好船舶制造,前11月重点船舶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9.4%|快讯
- 养鸡企业也大赚了!10月销售猛增,行业景气度能持续多久?
- 每天赚9000万是什么生意?牧原股份第三季度成绩单跑出十倍增速,屠宰板块为何仍亏损
- 稀土资源整合再下一城!“新老”央企融合,五矿稀土实控人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
- A股463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6万亿元,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 正常生产却排污数据突然消失,金禾实业环境违法悬案终落幕!公司回应“整改工作已完成”|环保利剑
- 新粮上市节奏放缓,饲用消费回升,四季度玉米价格走势偏强
- 需求未及预期,生猪价格旺季不旺!上市猪企提速出栏能否带动全年盈利?
- 最高检:对盛光祖做出逮捕决定|快讯
- 国庆黄金周第五天预计发送旅客620万人次,回程铁路客运开始攀升|快讯
- 国家卫健委回应核酸检测机构造假:对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严重违法行为严肃处理|快讯
- 解码胡润百富榜十年剧变:马化腾成“前十”唯一元老,地产富豪上榜数占比已腰斩
- 央企前三季度总利润破2万亿!彰显央企担当,累计为中小微减租150亿元
- 9月全国货运保持高位运行,新疆单日装车量连续16次创新高|快讯
- 前8月规上企业利润微降,营收同比增长8.4%|快讯
- 5.0%!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继续增长,高技术制造业仍然领跑|快讯
- 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3|快讯
- 3.9%!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逾20%|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