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企业终于要挣钱了!猪肉价格连续10周回升,下一步或现震荡上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随着猪价持续性回升,荡上生猪养殖似乎已正在走出寒冬。养猪
“今天是企业按7.7元/斤收走的猪,最近收猪的终于挣钱猪肉周回涨价格基本在七块钱以上了。”当张胜(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说起现在的价格出栏情况时,语气已带着几分轻松,连续“虽然说现在就是升下够个本钱,还不挣钱,但好在也不算亏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家猪企相继发布的5月份生猪销售简报中,各家的生猪销售价格价均呈现了环比走高的趋势。
据农业农村官网数据显示,6月第一周的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5.8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9%,同比下降9.8%。随着猪价的连续十周回升,相比3月第四周的12.52元/公斤,已回升了26.4%.
“当前生猪价格的持续反弹主要是受到供给端的变动影响。新一轮猪周期正在开始,未来生猪价格将以震荡上涨为主。”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供需趋向平衡
据农业农村官网数据显示,6月第一周的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4.7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3.2%,同比下降45.2%;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5.8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9%,同比下降9.8%;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5.9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2.1%,同比下降12.0%。
事实上,生猪价格自3月22日触及11.85元/公斤的阶段性低点后,已连续十周持续回升。
“从价格的上涨来讲,4月中下旬的涨幅是最大的,进入到5月份后,则是保持了稳中有涨的状态。”朱增勇说道。
而对于当前生猪价格的持续反弹的原因,朱增勇认为主要是受到供给端变动的影响。
“4月的猪价上涨是受到了收储的提振作用,到了5月,生猪出栏量进一步向供需平衡的转变,带动了整体猪价从12.5元/公斤涨到了6月第一周的15.8元/公斤。”朱增勇进一步解释道。
另一方面,朱增勇指出,今年上半年猪肉进口量的下降同样有利于生猪价格的持续反弹。
“1-5月份猪进口大概是55万吨,同比是下降了65.1%。今年上半年预计整体的猪肉进口量还是将会继续同比明显下降,月进口量可能都在15万吨以内。”朱增勇表示。
事实上,多家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所披露的2022年5月产销数据也体现出了市场的持续回暖。
多家猪企的5月销售均价保持了上升趋势,其中温氏股份(300498.SZ)以15.74元/公斤的毛猪销售均价位居榜首,环比上升18.08%;牧原股份(002714.SZ)5月的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4.87元/公斤,比2022年4月份上升18.39%,涨幅领先。
目前已公布5月份销售数据的上市猪企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新希望(000876.SZ)的生猪销售量超过了百万头,分别为586.3万头(其中仔猪销售128.0万头)、132.34万头(含毛猪和鲜品)和104.56万头。
虽然牧原股份、新希望和温氏股份的生猪销量环比均呈现出了下降趋势,但猪价的回升仍带动了销售收入的一路向好,其中牧原股份公告以84.09亿元的单月销售额收入遥遥领先,温氏股份称的销售收入为25.02亿元位列第二。
牧原股份6月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高于上半年,公司流动性也会持续向好。
新一轮猪周期正在开始
猪价的持续回升,是否意味着行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对此,朱增勇对本报记者表示,新一轮猪周期正在开始,未来生猪价格将以震荡上涨为主。
事实上,基于对后市看好的预期,此前中央储备冻猪肉部分批次流拍率较高,与此同时,部分地区也已经出现了散户和小户压栏、肥转母猪的情况。
对于当下生猪养殖的盈亏情况,朱增勇认为,在5月中下旬,已经达到了整个行业的现金成本线。但按照完全成本来算,目前还是处于小幅亏损的状态。
“从不同的养殖户来讲的话,目前外购自养殖户已经实现小幅盈利了,自繁自养的养殖户仍是略微亏损。”朱增勇认为,行业有望在6月底整体走出亏损。
“如果生猪价格能够达到现金成本以上,养殖户的现金流比较充足,生产经营的状况就会比较稳定。相对来说,固定资产折旧这些因素对生产经营影响是比较小的。”朱增勇表示。
尽管盈利的关键在于猪价,但降本增效才能为各大猪企打下盈利基础。
据了解,16元/公斤是目前多家龙头猪企的降本目标。
新希望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目标在年底将包括放养和自养的育肥猪成本,力争做到16 元以下。而天邦股份也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上披露,争取年底完全成本能降到16元/kg 左右。温氏股份的养猪综合成本目标为16元至17元/公斤。
牧原股份则表示,在2月份生产成本阶段性上升的情况下,公司4月份养殖完全成本较1季度已有所下降,略低于16元/公斤,2022 年公司成本目标为阶段性实现14.5元/公斤的养殖完全成本。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人类文明)
-
产天圆里,延绝受疫情管控影响,产能释放不敷,小大秦线、张唐线收运量不晃动。主产天产能逐渐释放,部份煤矿陆绝复原同样艰深斲丧,叠减有利润的情景下,商业商减速收运;战受台风“梅花” ...[详细]
-
千亿资产重组要来了!中直股份打响2023年军工央企重组第一枪
摘要:本次筹划的资产重组,实现了两大直升机总装集团的优质资产注入,提升了公司整体业务实力及市场价值。 华夏时报www.chinat ...[详细]
-
出远门的人多了!一季度铁路客运同比增长66%,货运屡创新高|“经济复苏”调研行
摘要:4月9日,《华夏时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今年一季度,国家铁路运输呈现客运稳步快速恢复、货运持续高位运行的良好态势,累计发送旅客7.53亿人次、同比增长66%, ...[详细]
-
去年前11月国企实现营收超33万亿元,地方国资会议明确今年七大改革重点
摘要:会议还明确了2023年国资国企改革重点任务,包括着力推动提质增效稳增长,抓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大能源资源、粮食供应保障、战略性物资储备等领域布局力度,鼓励地方监管企业积极承担现代产业 ...[详细]
-
远日,从中煤科工总体太本钻研院山西六开煤机配置装备部署有限公司传去新闻,随着EJM340/4-4E挖锚一体机乐成“下线”,标志与蒲黑矿业尾套智能快捷挖进成套配置装备部署马长进进 ...[详细]
-
50天超百万人次出入境,广深港高铁加开跨境列车12.5对|快讯
摘要:广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截至3月6日,50天时间,通过香港西九龙站出入境的旅客达108万人次,日均2.1万人次。 文/张智 ...[详细]
-
摘要:按照目前的政策流程以及企业的先期品种储备,国内首批商业化转基因玉米种子仅差临门一脚,随着玉米春播的临近,预计转基因种子将在今年一季度正式实现市场化流通。前期储备优质种子品种的龙头企业将更有望首批 ...[详细]
-
“跨年霾”再现!环境部突击检查河南两地,6家企业超标排放、数据造假遭通报|环保利剑
摘要:黄润秋指出,当前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意义,有效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落实各项应急减排措施,确保执行到位、不打折 ...[详细]
-
往年是上海下温红色预警宣告最先的一年,也是上海历史上最先上到40℃的。上一个最先的40℃呈目下现古7月12日,但要遁溯到88年前的1934年。往年7月6日以去,共有18个省(区、市)隐现了35摄氏度以 ...[详细]
-
一个月三次聚焦风电能源建设,西部将迎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下一步将瞄准哪些地区?
摘要:王淑娟还表示,除了西部“沙戈荒”发展大基地,下一步,大型能源基地建设还将瞄准东部地区,主要发展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 华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