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工业景气指数出现回落,实体企业业绩增速超过疫前水平
摘要:“从资本市场来看,月工业景业业实体企业业绩增速已超过疫情前水平,气指前水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数出速超特别是落实高科技行业表现突出,国际竞争力增强。体企从行业看,绩增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过疫高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净利润两年平均增速为31.1%和3.3%,月工业景业业相比制造业和服务业上市公司整体水平分别高了3.7个百分点和8.2个百分点。气指前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体企国内疫情汛情冲击等影响,绩增同时还有上年同期基数抬升的过疫因素,日前统计局公布的月工业景业业8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维持在一个常态的轨道之上。 但一个亮点是,高技术制造业的生产和投资增长较快。数据显示,1-8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3.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17%,均保持较快增长。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运行持续恢复、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有较好支撑。但也要看到,全球经济复苏和疫情发展仍然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于春海看来,在面对世界经济不断加大的风险,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国内消费增长动力,以此应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激发国内消费增长动力,需要通过多维度的收入分配改革以此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才能真正激发国内的消费增长动力,才能应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去夯实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下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付凌晖表示。 实体企业业绩增速加快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姚枝仲看来,8月份以来,中国经济亮点明显。 比如,中国制造业的投资和增加值快速增长,高于第三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中的高技术产业增长速度非常快。 从增长来看,工业和服务业两年平均增速保持较快增长。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分别增长6.6%和6.2%。 同时,1-8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增长14.9%,明显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需求结构持续改善。制造业投资加快。1-8月份,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3.3%,比1-7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 “从资本市场来看,实体企业业绩增速已超过疫情前水平,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特别是高科技行业表现突出,国际竞争力增强。从行业看,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净利润两年平均增速为31.1%和3.3%,相比制造业和服务业上市公司整体水平分别高了3.7个百分点和8.2个百分点。”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中诚信投资集团首席执行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马险峰表示。 民间投资小微企业生产也有所改善。1-8月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5%,两年平均增长3.9%,增速比1-7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中型和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从物价来看,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1-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从就业来看,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1-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均低于全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 另一个亮点在于,出口快速增长,这是我国疫情防控战取得确定性胜利带来的好处,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特质。 数据显示,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提升。1-8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全部进出口的比重是62%,同比提高了1.6个百分点。创业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双创发展势头良好,市场主体不断增加。7月底,全国市场主体达到1.46亿户,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新产品快速增长,1-8月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倍和63.9%。新业态持续活跃,1-8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9%,占比达到23.6%。 从国际收支来看,保持总体改善的态势。上半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80%。内需扩大带动了进口的增加,贸易强国稳步推进,外需拓展也促进了出口的增长。1-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3.7%,总量创历史同期新高。货物进出口增长较快,贸易顺差扩大,服务贸易逆差缩小,利用外资持续增加,国际外汇储备保持稳定。8月末全国外汇储备余额32321亿美元,连续4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注意防风险 不过,在经济总体企稳的同时,中国经济仍存在一些风险。 “当前形势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关注风险的演化。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政策就是双底线的思维,在稳增长的同时注重防风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CMF宏观论坛联席主席毛振华表示。 数据显示,8月工业景气再次回落,同比增长5.3%,较2019年两年平均增长5.4%,低于市场预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5.4%,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此外,由于受到疫情汛情的冲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幅度比较大。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比上月回落6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疫情汛情多点发生,居民出行减少,暑期消费受到一定影响。 “8月份消费增长速度快速下降,虽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疫情形势变化的短期问题,但也要考虑有没有一些长期性的因素在影响消费增速下降。”姚枝仲表示。 在他看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会有一个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现象。因此,要找一些促进消费长期增长,提高消费倾向,提高消费潜力的措施。 “如果经济结构变动,新消费热点出现,长期来看也不一定就会出现消费率的下降。同时,一些收入分配政策,对促进消费提高,稳定消费的长期增长是非常好的。”姚枝仲表示。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支撑消费还有很多有利因素。比如,消费持续扩大的内在动因是稳固的。我国有14多亿人口,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一万美元,消费潜力巨大。今年以来,就业保持了总体稳定,企业效益也保持了较快增长,居民收入增加有保障,这些都有利于消费能力的提升。此外,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民生投入持续增加,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的意愿。随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经济持续恢复,消费环境逐步改善,有利于消费保持稳定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PPI增速大大高于CPI增速,特别是PPI中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已经超过10%,这对中小企业、对下游企业的影响很大。受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影响,国内生产价格持续走高,但消费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同比有所增加。 在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在陆挺看来,原材料价格高启,导致PPI创下年内新高,而且未来几个月或将维持在高位,间接影响了需求。 “对整个中国经济来讲,高PPI实际上并不是因为我国需求强劲,而是因为全球的因素,再加上中国主动控制产量的因素导致的高价格,会影响终端的需求,影响投资需求,影响出口,这个风险应该警惕。”陆挺表示。 “在整个风险累计长时间的过程中,风险的释放至关重要。缓释风险要跟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要跟宏观的结构紧密配合。”毛振华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煤冰出新疆融进齐国小大市场
- 补齐经济V型回转短板 CMF主张下一步发力均衡复苏
- 猪肉价格跌到10元+区间! 接连负增长的CPI是否会持续下行?
- PMI 1月略下滑但接连11个月坐落荣枯线以上 “就地春节”或推高2月微观数据
- 国庆节前国内电厂对于印僧煤推销力度放缓
- 大连圣亚镇江大白鲸项目停滞 两年建造期延伸至四年仍难开业
- 各省“冬天会战”全面铺开:严重工程项目加快跑,三季度以来出资金额达数千亿元
- 我国臭氧浓度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 生态环境部:并非PM2.5浓度下降所造成的
- 上半年去世态情景部检查审批煤矿名目20个
- 各省“冬天会战”全面铺开:严重工程项目加快跑,三季度以来出资金额达数千亿元
- 9月全国规上企业增速有所回落 向好根底仍需稳固
- PPI大概率继续回落:需求缺乏,专家提示“警觉工业产品通缩”
- 动煤浓季记挂即将掀晓
- 中心经济工作会议再提粮食安全:处理“种子”问题,守住18亿亩犁地红线
- 迟到12个小时的暴雨静悄悄地来 北京城市排水系统再受检测
- “促销财物”自救、借万亿康养傍上两央企,云南城投能否破解资金难题?
- 心岸报价安定 真践成交稀薄
- 疫后复苏途径:财务货币方针推进回暖,未来方针不该快速转向
- 税收法治进入倒计时:多部税法或年末落地 房地产税暂无期限
- PPI 9月超预期跌落 年内持续好转但仍难回正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生态环境部:全国统一CCER交易系统近期将上线运行|快讯
- 2023年外贸成绩单出炉:出口逆势增长,规模逐季抬升,超3/4企业看好今年形势
- 波动中前行!2023年全年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累计上升1.1点|快讯
- 去年完成投资7645亿元!2024年计划投产新线1000公里以上|快讯
- 多措并举稳供热!央企打响能源保供攻坚战
- 百亿重组收官!中国交建完成分拆子公司重组上市,传统基建业务迎来转型升级
- 中纪委最新通报:10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567起|快讯
- “高铁急送”来了!最快4小时门到门当日送达|快讯
- 下降0.5%!11月CPI同比环比双降|快讯
- 雄安新区又有新动向!首批4所疏解高校雄安校区全部开工建设|快讯
- 商务部最新定调:外贸回稳向好势头不变,明年有望回正
- 时隔6个月出口金额再次回正,11月进出口向好趋势明显
- 百亿上市央企深科技董事长被查,任职期间平均年薪超300万元
- 土地二次污染背后的环保争议:土壤污染治理法规十年渐进,谁该为“旧账”买单?
- 增长7.1%!前10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8326.4亿元|快讯
- 百亿航运龙头原董事长被查!上月因“个人原因”辞职,去年年薪近130万元
- “往年买一个,今年买一箱”!记者调查水果价格为何全线大跳水
- 前9月吸引外资规模同比有所下降,商务部多举措稳外资|快讯
- 中国出台“新大气十条”,环境部正面回应“大气污染治理影响经济”论
- 中国首位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卸任,曾主持中国加入《巴黎协定》谈判|快讯
- CCER市场重启只欠东风,中国碳交易市场最后一只靴子即将落地|2023中国经济年报
- 最快1小时18分可达香格里拉! 丽香铁路今日开通|快讯
- 百亿订单信号!有望实现全球船舶接单“三连冠”,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
- 设立“国家出资公司的特别规定”专章,新《公司法》落实国企改革重大部署
- 同比增长4.3%!前9个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4797.5亿元|快讯
- 清华大学研究:过去四年山东、辽宁城市健康水平提升明显,上海跃居全国第一|快讯
- 多条高铁同日开通,铁路建设年末加速跑|快讯
- 全国400样本县(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公布,看看你的家乡排第几?|快讯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创9个月新高,12月制造业PMI释放什么信号?
- 冷空气“解救”煤炭价格,会开始新一轮涨价吗?
- 部分受甘肃地震影响铁路已开通,秩序正在有序恢复中|快讯
- 全年仅俩月盈利!猪企如何飞跃猪周期?|2023中国经济年报
- 直击国考现场:考研降温为何考公人数激增?有的热门岗位1700人在竞争
- 买猪肉又便宜了!三大猪企10月收入继续下滑,生猪养殖何时能够走出“寒冬”?
- 1179万人!明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稳就业政策从何发力?
- 11月消费同比增长创下半年新高,预计外出及服务消费明年将继续扩张
- 31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榜公布:京、沪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或超8万元!
- “新三样”走俏背后:前三季度出口额增长41.7%,中国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多少?
- 住建部定调2024年楼市:重提房住不炒,“好房子”能成为房地产先立后破新赛道吗?
- 49.4%!11月制造业PMI微降,仍低于荣枯线|快讯
- 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由升转降,10月CPI、PPI双降
- 11月同比增长29.5%!2024年工业企业利润有望继续修复
- 215家沪市央企三季报成绩单来了!合计净利润1.68万亿,超八成实现盈利
- 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如何“出招”?
- 一批“粮老虎”落马!最高检发布10起典型案例,粮食领域刮起反腐风暴
- 杭州亚残运会首金诞生!中国皮划艇队选手谢毛三夺得金牌|聚焦杭州亚残运会
- PMI连续两月下行背后:制造业行业进入传统淡季,产需双双小幅承压
- 直击暴雪中的新发地:蔬菜供应充足,价格相对稳定,购销依然火热
- 同比增长126%!前11月铁路客运持续增长|快讯
- 2023年全年CPI同比上涨0.2%,预计2月回升至阶段性高点,今年仍处低增长区间
- 铁路技术装备展来了!新技术装备集中亮相,深化国际铁路互联互通
- 直击链博会!一辆智能汽车“读出”中外供应背后的链式合作
- 天津西至大兴机场最快41分钟可达 ,津兴城际铁路今起正式开通|快讯
- 疫后首个常态化春运开始了!火车票今日起开售|快讯
- 前十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万亿新增国债将于四季度发力
- 动人一幕!全盲“女飞人”刘翠青夺金后,与她的两双“眼睛”深情相拥|聚焦杭州亚残运会
- 正增长!前十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0.03%,贸易顺差扩大3.2%|快讯
- 连续4个月正增长!11月规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29.5%|快讯
- 49.5%!10月PMI降至荣枯线下|快讯
- 结束连续两个月下降局面!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回升0.2点|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