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定调2024年楼市:重提房住不炒,“好房子”能成为房地产先立后破新赛道吗?
摘要:《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好房子“好房子”成为本次会议精神的住建重提一个重要关键词,在四大板块中的部定不炒住房和房地产板块和基础支撑板块,都明确提到了这个概念。调年地产道此外,楼市会议对2023年工作的房住总结部分,也在建筑业发展中提出要“打造好房子样板”。为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继12月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房地产市场又迎来指引2024年发展方向的住建重提重要定调。 12月21日至22日,部定不炒一年一度的调年地产道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以往两届以视频形式召开不同,楼市本年度的房住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重归线下。会议指出,明年的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重点抓好四大板块18个方面的工作。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好房子”成为本次会议精神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在四大板块中的住房和房地产板块和基础支撑板块,都明确提到了这个概念。此外,会议对2023年工作的总结部分,也在建筑业发展中提出要“打造好房子样板”。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字面上看,“好房子”讲的是居住品质要改善,但在本次会议上讲到这个概念,是针对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以来市场对产品的新需求提出的,也是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中一个很重要的提法。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先立后破”,从这个角度看,“好房子”跟新一轮住房改革挂钩,是有新意的。 重提“房住不炒” 从会议内容来看,住房和房地产、城乡建设、建筑业和基础支撑四大板块之中,对房地产的着墨相对另外三个领域来说较少,主要包括三方面: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形势;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准施策,满足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稳妥处置房企风险;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实施好“三大工程”建设等。 回溯12月中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房地产发展的定调为:要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相比之下,一个较为突出的不同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论述中没有强调“房住不炒的”定位。对此,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房住不炒”是房地产新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被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不去强调它并不代表不坚持,它永远都是房地产领域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有时候不强调是因为“房住不炒”可能对于当时舆论和预期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并不代表就不坚持。 他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部署明年经济工作的会议,与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侧重点不同。整体来看,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关于房地产的部分主要还是重点强调了新模式,因为2024年打造房地产新模式迫在眉睫,而“房住不炒”是房地产新模式理念上的先决条件,所以住建部门在这里再次提到了“房住不炒”。 严跃进也认为,每个部门有自己的工作侧重点,别的部门可能也会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房地产,但对于主管住房发展的住建部门来说,由于房地产市场涉及市场秩序,“房住不炒”始终都是备受重视的。 “先立后破”新赛道 此外,“好房子”也是最近两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里的高频词,在去年会议中出现了4次,今年则出现了7次。今年的会议内容中,在总体理念方法上,提出以好房子为基础,推动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在2024年重点工作部署相关内容的表述里,在住房和房地产板块提出要“下力气建设好房子,在住房领域创造一个新赛道”;在基础支撑板块中,提出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围绕建造好房子,发布住宅项目规范,从建筑层高、电梯、隔音、绿色、智能、无障碍等方面入手,提高住宅建设标准,结合“一带一路”国外工程项目需求,推动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另外,建筑业板块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好房子”,但也提到要努力为全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受访专家认为,“先立后破”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个重要关键词,而针对住房制度的建立,显然不能“先破后立”,而是需要“先立后破”,保障房、“人房地钱”挂钩、“好房子”等都是其中应有之义。 李宇嘉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房子卖不动,库存积压,另一方面居民又买不到或租不到合适的房子,突出表现在新市民、年轻人的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是一种典型的供需错配。所谓“好房子”,就是要摸清居民目前对于住房需求的新特点和新变化,通过供给侧改革去满足,而不是延续过去“只要有供应就有需求”的简单模式。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随着国内的城市化进入到一个相对高位,各个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也基本接近天花板,购房需求更多从早期满足基础居住需求的刚需家庭转变成以追求生活品质、居住面积增大为主的改善家庭,“好房子”的标准产生了一些新的提升空间,也就衍生出从建筑本身出发的新兴产业赛道。例如被动式建筑,装配式建筑等等,更加采用了更加高等级、更加节能环保的型材。 她认为,住建部此次强调“好房子”,核心还是从基础设施的供应端出发,满足城市中的购房者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同时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从这一点上说,建筑业和房地产其实是需要并驾齐驱,同步成长的。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需供举下煤价 煤商转背公共融资
- 阿里投资海我马云策绘甚么?夺三四线市场—万维家电网
- 2013广交会现场直击:格兰仕超炫空调引闭注—万维家电网
- 备战夏日市场 奥克斯强力速热止业争先—万维家电网
- 北边下温欲东山复原 煤冰市场何往何从?
- 奥克斯宣告2014齐球卖后处事蓝皮书—万维家电网
- 皆是噱头!空调转达饱吹防PM2.5古晨并出有国标—万维家电网
- 完好智能化空调系统 好的引收家电潮水前沿—万维家电网
- 焦煤市场:远期稳中偏偏强 远期耽忧尚存
- 直击2013广交会:格力空调引收止业先锋—万维家电网
- 备战夏日市场 奥克斯强力速热止业争先—万维家电网
- 奥克斯空调环北极止挑战品量极限—万维家电网
- 迎峰度夏惠临,煤价若何展现?
- 2014年马年新年祝词小大齐—万维家电网
- 家电下乡,补掀“黑包”事真往哪了?—万维家电网
- 10亿对于赌五年之约!格力董明珠VS小米雷军—万维家电网
- 收改委脱足,多天宽查煤价上涨过快!宽禁"阳阳开同"分中减价,延绝减力稳价保供
- 阿里投资海我马云策绘甚么?夺三四线市场—万维家电网
- 17年睹证奥克斯的商业诚疑—万维家电网
- 直击2013广交会:格力空调引收止业先锋—万维家电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央企实现首月“开门红”:主要经济指标均两位数增长,2022年国企改革有哪些看点?
- 金龙鱼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 中央厨房业务有望成为新亮点
- 首个碳排放履约周期临近:全国碳市场成交量超1.2亿吨,成交额破50亿
- 农产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全国县域网络零售额超7000亿元
- 2022第一宗央企重组落定:中国电建和电建集团资产置换,逾270亿地产板块被剥离
- 人人争当“卖碳翁”!上海将建区域性个人碳账户,碳普惠减排量对接碳市场
- 医保支付大变化来了!32座城市启动DRG/DIP支付方式,倒逼医院提质控费增效
- 水皮:【谈股论金】回马枪
- 安徽为何新增这家国企?两大央企增资,生态环境产业集团来了!
- 数字化转型大潮将至,智能制造行业望长期受益
- 煤炭保卫战怎么打:两天8次重磅表态,严防囤货居奇
-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发布,哪些地区最具投资潜力?
- “算法严监管”时代来临:四部委新规剑指平台“大数据杀熟、二选一”
- 钢铁行业如何在“三重阻碍”下实现低碳转型?民进中央建议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 政策保驾护航,2022春节消费迎来“开门红”!
- 地处强市如云的苏南板块,镇江如何跑出“产业强市”路?
- 环评“放管服”改革成效卓著:涉及总投资近14万亿,“两高”相关投资额同比下降三成
- 1月猪肉价格下降逾40%,龙头猪企趁机扩产抢占市场
- 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交卷:累计成交额超70亿元,苏州查处首例碳排放配额未按期履约案
- 国资委明确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去年11个月卖了250万辆,今年销量将突破300万
- 反垄断加码!国家反垄断局新设三个司,打破超级平台垄断势在必行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个城市
-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布局,2022年经济“稳字当头”
- 谁是过去5年最有影响力城市?京沪居首,香港持续衰退,昆明大连掉出前20
- 不搞“一刀切、碳冲锋”,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建议科学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
- 六部门发文促RCEP高质量实施!连续5年缩短负面清单,开放步伐再扩大
- 政策加码提振环保板块,龙头股伟明环保股价连创新高「环保周评榜」
- 十八连丰!全国粮产连续7年超1.3万亿斤,玉米增产占全国总量近九成
- 全国百强县排名:前10强长三角占9席,昆山连续7年位列第一
- 商票爆雷事件后又遭评级下调,市值蒸发百亿牧原股份回应“能充分应对”
- 2021城市竞争力榜单来了:“东降中升”,合肥、南昌领跑中部城市群
- 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发布!17省入围,粤苏渝占近半壁
- 从“零的突破”到领跑奖牌榜,冬残奥上的中国速度
- 时隔40年土壤修复再迎利好,9只个股涨停,京蓝科技开年涨幅逾60%「环保周评榜」
- 淡季不淡! 纺织行业掀起订单热,可持续制造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两大千亿龙头合作了!”猪王”“肉王”抱团取暖,牧原股份市值重回3000亿
- 环保龙头走势疲软:浙富控股受累“妖镍”跌幅逾8%,*ST美尚创历史新低「环保周评榜」
- 对拒收现金说“不”! 全国人大代表郭新明建议这样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和金融稳定
- 盛剑环境前三季度净利大增76%:成本上升毛利下降,费用“压缩”效果显著
- 工业增长搅动三季度地方GDP排名:江苏逼近广东,湖北增速稳居第一
- 现货连降7轮、期货小幅反弹,焦炭价格未来走势如何?
- 跨省医保痛点渐消:国常会聚焦简化手续,开放门诊直接结算
- 我国县域经济哪家强?“千亿俱乐部”增至38个,昆山江阴突破4000亿
- 前三季度营收大增233.72%,但净利润逐季下滑,北清环能称未来碳减排指标增量可观
- 猪企的2021年:股价深蹲后触底反弹,下行周期下面临资金考验
- 增长8%?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在即,专家预测GDP总值或达110万亿
- 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支持辽宁省建设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 两大保险巨头资管公司先后换帅,超六万亿险资何去何从?
- CPI重回“1时代”:蔬菜价格上涨,叠加去年低基数
- 工业“碳达峰”目标来了!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加
- 开年CPI跌破“1”!猪肉价格同比跌4成!
- 外贸高增长下的AB面:规模再上新台阶,稳外贸任重道远「问计2022」
- “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粮食生产,扩种大豆迫在眉睫
- “猪茅”牧原股份没钱了?32家公司商票持续逾期,澄清后再申请700亿授信
- 国内消费成绩单来了!疫情下11月份消费增速回落,网上零售额大增逾15%
- 又多“一道红线”!国资委发文严控央企担保,这三种情况严禁
- 2021年央企成绩单公布:全年营收36.3万亿创历史最佳,国企改革70%目标顺利完成
- 拥抱“元宇宙”,潮玩还可以这么玩!
- 龙口:宜居宜游促振兴,美丽乡村再升级
- 连续3个月提及融资担保,国资委对央企划定红线:总担保规模不超集团总资产的40%
- 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傅军: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
- 老年医疗护理试点来了:北京等15地试水,部分医院将转型护理院
- 消费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黄金周叠加“双十一”刺激,粮油食品上涨超10%
- 过度索权?隐私政策晦涩难懂?工信部出手治理APP侵权乱象
- 年内行业融资超200亿,“十四五”机器人将驶入“高端化车道”
- 家禽行业疲软,饲料价格上涨,前三季度圣农发展净利下降79.6%
- 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已完成,1.5万亿流向哪里?
- 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发布!苏浙鲁三省包揽60席
- 俄乌冲突下中乌贸易几近停摆,或致玉米价格上涨,警惕猪价被推涨
- 供暖季来临,大气污染治理如何攻坚?生态环境部:重点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 最全!全国400样本县(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发布!看看你的家乡排第几?
- 关税调整了!954项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降税“朋友圈”再扩大
- 人民币“避风港”特征凸显!汇率创46个月新高,外贸企业利润承压
- 去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大豆产量由增转降,中央一月内三次提及扩种
- 全国人大代表郑坚江:发挥浙江自贸试验区先试先行作用,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航运政策创新
- “猪王”温氏股份去年巨亏超130亿!养鸡挣的钱填不上养猪亏的窟窿
- 柴油供应偏紧得到缓解!中石化11月加大供应,预计供应量较前8月增长近50%
- 环保板块整体走势疲软,“龙头股”平均跌幅超2%,正和生态先涨停后跌停 「环保周评榜」
- 最新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出炉!河南省七地上榜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茵:品牌影响力报告为城市文旅发展、招商引资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