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交卷:累计成交额超70亿元,苏州查处首例碳排放配额未按期履约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碳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已经顺利结束。场首超亿处首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个履累计运行114个交易日,约周元苏约案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期交期履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按履约量计,履约完成率为99.5%。
为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顺利运行,苏州市生态环境局于1月3日发布信息称,苏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对张家港某公司开展节日生态环境检查中,发现该公司未按时足额清缴2019-2020年度碳排放配额,涉嫌违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第十条之规定。
据了解,苏州生态环境部门已责令相关企业进行整改,并针对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为此,《华夏时报》记者致电苏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相关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上述案件目前处于立案调查阶段,后续工作仍在推进中,具体处罚决定尚未下达。”
违规处罚偏弱
上述案件作为“碳排放配额未按时足额清缴第一案”,虽然仍处于立案调查阶段,但该案件应发挥一定的警示作用。
事实上,根据《办法》可知,“重点排放单位虚报、瞒报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或者拒绝履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义务的,由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的,由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对欠缴部分,由重点排放单位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等量核减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
不过,在中投协咨询委绿创办公室副主任郭海飞看来,这样的处罚相对较轻,因此所能引起的警示作用恐怕也有限。
“未履约情况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是排放单位的不重视,是理念和态度问题,甚至有些单位无人负责此事。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这类罚款九牛一毛,就会因违法成本太低而对部分企业造成履约不履约无所谓的误判。”郭海飞说道。
“现行的《办法》确实存在处罚限度相关规定过于笼统、处罚力度相对不足、执法程序不够细致等一系列问题,对碳配额履约机制的有效发挥和企业对碳排放合规工作的遵循程度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但随着碳排放分配履约实践的持续开展,通过在实践中不断累积执法经验、发现潜在问题,足以不断提高碳配额履约监管执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碳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西南政法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员邓若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他认为不必将偶尔出现的个别履约违规行为看的过于严重,而更多应关注市场整体的履约率。
履约完成率为99.5%
事实上,按照履约量计算,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的履约完成率为99.5%。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以来,累计运行了114个交易日,累计成交1.79亿吨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额达到76.61亿元。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收盘价为54.22元/吨,较7月16日首日开盘价上涨13%。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生态环境部的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碳市场于今年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企业减排意识不断提升,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的作用得以初步显现。
虽然业内普遍认为,全国碳交易市场目前资金量较少、市场活跃度较低以及碳价相对稳定等问题,但邓若翰认为,这一交易成果已经算是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实现了“开门红”。
“第一个履约周期实际上只运行了5个多月,而在往后的履约周期中,交易时间将扩展为一整年,其交易数额理论上可能翻倍。与此同时,当前全国碳市场仅仅将电力行业纳入交易行业范围之中,离最初预想的八大行业全部纳入尚具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八大行业全部纳入全国碳市场,其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将大幅度增长。而根据瑞银的预测,中国碳市场最终可能发展成为超过5000亿人民币的金融市场。因此,可以预计,往后数年全国碳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仍将持续高速增长,突破千亿规模亦只是时间问题。”邓若翰表示。
事实上,全国碳市场的成立在推动全国层面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不断下降,推动双碳目标有序实现的同时,也带动了企业不断探索绿色低碳的经济模式,让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真正获得了市场层面的“源动力”。那么,未来如何更好发挥碳市场的应有“威力”?
清气团环境智库首席分析师、鲸平台智库专家晏磊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想要减排、减碳,最关键是要把帐算清楚。目前只有电力行业的分配方案和核算方法相对明确,并且处于进一步细化阶段,而其他行业的核算体仍有待于明确和完善;另一方面,相关从业人员的配置和培养仍有一定的成长空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量子物理)
-
2022年太先天源低碳去世少论坛于9月1日—3日召开。时期,以“牢靠、绿色、去世少”为主题,由山西省能源局、晋能控股总体、中国能源报、欧盟中国商会主理的&ldquo ...[详细]
-
云南城投集团债款“滚雪球”:多个事务板块营收滑坡,子公司卖股还账
摘要:最近3个月以来云南城投集团频频发债,触及公司债、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及其他融财物品。本报记者查询银行间商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得知,仅短期融资券这一个发债产品,2020年云南城投集团已发行7期。 ...[详细]
-
戴要:闭环商业仅仅银鸽出资存正在的问题下场之一。上交所的监管函中借要供,银鸽出资应便资金占用、背规保证动做、公司自力性等问题下场阻碍核真。而正在2019年11月28日,果保证开同纠葛,银鸽出资控股股东 ...[详细]
-
戴要:闭环商业仅仅银鸽出资存正在的问题下场之一。上交所的监管函中借要供,银鸽出资应便资金占用、背规保证动做、公司自力性等问题下场阻碍核真。而正在2019年11月28日,果保证开同纠葛,银鸽出资控股股东 ...[详细]
-
本周国内煤冰市场延绝供需单强格式,浓季煤冰供需矛盾真正在不赫然,去世意双圆存正在不开,真践成交较为有限。一圆里,产天疫情影响仍正在延绝,汽运周转效力降降,小大秦线湖东段疫情导致铁路收运量缩减,环渤海心 ...[详细]
-
“火车轮子”上的大玩家:招标企业凑不行3家,千万大单频频流标
摘要:虽然听起来是一个“火车轮子”的生意,但十年多年里,高铁轮对有且仅有一家国内供货商,便是山西巨贾丁书苗从前操控的智奇铁路设备有限公司,后来中车旗下各公司和智奇平起平坐,两大巨子占有了肯定优势位置, ...[详细]
-
2019年规上工业企业赢利下滑3.3% 专家呼吁应对疫情经济政策应加码前置
摘要:银河证券估计,本年一季度,工业企业赢利将持续下滑,尤其是1—2月份下滑速度或许加速,而企业赢利康复速度或许较慢,需求等候产品出产上行和产品价格上升。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 ...[详细]
-
拷打央企主动履责 《中心企业海中社会任务蓝皮书(2019)》宣告
戴要:为拷打中心企业更好的施止海中社会任务,研究探供海中履责的有用蹊径,增强彼此沟通,2019年我们张开了中心企业海中任务蓝皮书课题的研究工做,体系总结梳理了中心企业正在“走出往”进程中更好施止社会任 ...[详细]
-
产天保供力度减小大 北港煤价迎去9月尾降 收改委“下限保煤,下限保电”
今日,产天圆里,总体而止煤矿普遍贯勾通接即产即销,产销同样艰深,无库存积攒,陕西天域收卖情景相对于头多少天去世动度有所降降,果前期煤价下位运行,下贵收受度逐渐降降,总体煤矿下调价钱。昨日出台闭于降真4 ...[详细]
-
摘要:在业内人士看来,阅历了前期跑马圈地和粗野开展之后,物流这个传统又接地气的职业也开端急于撕掉劳作密布、科技含量低的标签,一起也让很多顶层架构规划强、拿手信息数据处理的互联网巨子们,看到了新的开展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