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圆桌网 > 探索
2025年数据市场规模或达1700亿,推进数字产业规范化迫在眉睫
新闻圆桌网2025-04-03 00:41:00【探索】5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刘小鲁建议,要完善数据的立法和数据确权,隐私和安全规制主要是明确数据要素市场的基本红线,应该构建多元化的数据产权体系,通过产权配置平衡数据的充分使用、数据相关主体权益和数据安全这三者的目标,在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广交会展馆内,年数数字化成为众多展商关注的据市焦点。当前,场规产业数字全球化正在以更全的模或眉睫链条、更宽的达亿领域、更深的推进层次,迅速推进国际贸易复苏,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暖意,更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但在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大数据杀熟”和“算法歧视”,以工业领域的壁垒依然比比皆是,这均会对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在数据要素市场和产业链方面,大数据的广泛使用引发了很多权益纠纷、数据安全问题和反垄断规制方面问题,其中很多是和日常生活比较紧密的互联网平台。除此之外,尤其是在工业生产领域,数据的共享和流通面临更多困境。”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小鲁表示。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中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规模大约在545亿,虽然规模相对而言较小,但是其增长速度非常快,“十三五”期间,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按照这个速度进行预测,预计在2025年,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市场规模总共会达到大约1700亿左右。
刘小鲁建议,要完善数据的立法和数据确权,隐私和安全规制主要是明确数据要素市场的基本红线,应该构建多元化的数据产权体系,通过产权配置平衡数据的充分使用、数据相关主体权益和数据安全这三者的目标,在企业数据的保护上应提供除商业秘密之外更加全面的权利的界定。
推进数字产业规范化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但很多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在管理方式上相对滞后,这主要表现在企业在数据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上还存在明显的缺陷。根据2021年企业数据治理的报告,企业设立专门的数据治理部门的比例还不到25%,异构问题妨碍了数据的共享和流通。
其中一个问题在于,数据产权界定不够清晰。 目前保护数据和数据库存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知识产权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途径,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产权上的界定,工业数据是否需要确权还存在争议。
“数据要素的产权界定,主要是指数据资源的拥有者对数据资源的权利,比如数据资源的归属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等,应该说在当前数据资源产权界定方面,全面的、明确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界定,数据资产的产权边界不清晰,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它进行明确边界的确定,将进一步制约数据要素的进一步价值化和市场化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曾宇表示。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其拥有的数据也呈现指数级增长,未来几年,伴随着后疫情时代在线应用快速发展,像在线办公、即时通信、网络购物、网络新闻、搜索引擎这样一些应用还将持续保持很高的利用率,同时传统企业将进一步加速向平台化发展,平台企业也会加速生态化发展,跨境贸易也将持续发展,也将产生海量的商业数据,怎样激活要素数据潜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命题。
当前,数据标准也在推进之中。国内已经发布了关于工业数据的标准,但是这个标准被市场接受仍需要时间。此外,中国的物联网建设方面,不管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的对外依赖度仍然较高,海外供应商间的标准也并不统一,这导致物联网所采集的数据缺乏统一标准。
2020年4月,中国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肯定了数据要素市场化的配置方式,同时强调这种机制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份《意见》也标志着数据要素市场的市场配置有了明确思路。
“专就数据立法来说,我们是在世界上走得比较靠前的。世界上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法律实践,主要是依据过去已有一些法律来实施。”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表示。
在毛振华看来,数据技术大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有必然联系。过去对数据的认识较为狭窄,现在人们所有拥有的最基本的基因都可以界定为数据。关于数字方面技术本身的延展,我国也是走在世界前列,这和互联网推广、互联网经济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当前,我国有了数据的统计分类标准,这在全世界属于领先。
防止数字化被滥用
有利就有弊,在数字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也浮上台面。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但不能以牺牲个人的信息保护和隐私,甚至包括数据的安全,在发展数字经济的时候不能走老路先污染后治理,一方面要促进数字经济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在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对于个人隐私、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乃至国家数据安全的平衡立法的趋势。”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说。
我国目前已经实施了《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将在年底正式实施。
不过,刘小鲁表示,由于隐私问题和数据安全问题的复杂性,不可能对任何市场行为都用一个简单的规则进行规范。所以,隐私和安全规制主要是明确数据要素市场的基本红线,对于其他问题应该采取开放的态度,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这种创新的作用。
“关于数据应用方面还大有探讨的空间。数据是一个资源,它作为原始数据就普遍存在现在的社会。数据在经过加工整理后又变成新的数据,它还有衍生品,这些原始数据和衍生数据怎么应用,哪些领域里面的应用是合法合规的,哪些应用是效率的,在效率和合法合规之间我们能够找到什么样的规律,这也是需要讨论的。”毛振华表示。
比如,外部性问题的复杂性。平衡数据的充分使用、数据相关主体权益和数据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办法兼顾。涉及到在个人信息的权利和平台数据权利、企业数据权利之间怎么进行分配问题。隐私和安全规制效果的不确定性。商业数据现在没有明确的产权界定,企业就会用商业秘密的形式来保护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不利于社会的共享。
在其中,数据的垄断也要高度重视。
“反垄断规制应该侧重于评估企业目前的市场定位和市场行为,有没有对市场进入、有没有对潜在的竞争、有没有对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社会福利和消费者福利产生负面影响。应该更加侧重于对事实结果的认定,而不是必须要依赖于市场结构。要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行业的特征,针对大数据的特征来实施分类监管。”刘小鲁表示。
他建议,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数据技术来推动数据的流通与共享。比如现在有很多数据脱敏技术,可以通过这些技术,来排除数据流通中的那些敏感数据。除此之外,现在可用不可见的数据安全、隐私计算技术也发展非常迅速,也可以考虑基于这种隐私计算技术构建数据安全可信的共享平台。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332)
上一篇: “三伏天”后煤市若何走?
相关文章
- 冀中能源上半年净利润创历史新下
- 志下再度叫板格力 称要让天下爱上志下细品—万维家电网
- 志下空调“奥运小大营销”挨响17热年收盘第一炮—万维家电网
- 志下空调“奥运小大营销”挨响17热年收盘第一炮—万维家电网
- 国家能源总体宁夏煤业党校、培训中间一止到山西焦煤汾西矿业党校、员工学校会睹交流
- 志下力推工匠小大师细品 引收空调业奥运小大战—万维家电网
- 4项专利“超标” 统帅净韵空调获止业品量小大奖—万维家电网
- 海我空调用小大数据争先界讲智能去世态转型思绪—万维家电网
- 市场有所降温 产天部份煤矿回调价钱 北港煤市暂稳 小大秦线开启秋检 下贵电厂日耗上降
- 统帅空调卡位年迈社群四小大保障减速业内转型—万维家电网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215家沪市央企三季报成绩单来了!合计净利润1.68万亿,超八成实现盈利
- 增长7.4%!前1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7亿元|快讯
- 稳面积增单产“两手抓”!农村工作会议再提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 时隔6个月出口金额再次回正,11月进出口向好趋势明显
- 2023年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出炉:经济增速仍高于全国,谁是新的领头羊?
- 百亿上市央企深科技董事长被查,任职期间平均年薪超300万元
- 直击国考现场:考研降温为何考公人数激增?有的热门岗位1700人在竞争
- 冷空气“解救”煤炭价格,会开始新一轮涨价吗?
- 生态环境部:全国统一CCER交易系统近期将上线运行|快讯
- 动人一幕!全盲“女飞人”刘翠青夺金后,与她的两双“眼睛”深情相拥|聚焦杭州亚残运会
- 特写|亚残运会首金得主谢毛三:水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聚焦杭州亚残运会
- 港航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速,能源转型路在何方?
- 中纪委最新通报:10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567起|快讯
- 10月工业生产有所加快,装备制造业仍是回升亮点|快讯
- 11月消费同比增长创下半年新高,预计外出及服务消费明年将继续扩张
- 中国出台“新大气十条”,环境部正面回应“大气污染治理影响经济”论
- CCER市场重启只欠东风,中国碳交易市场最后一只靴子即将落地|2023中国经济年报
- 前十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万亿新增国债将于四季度发力
- 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微增0.2%|快讯
- 49.0%!12月PMI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仍延续扩张|快讯
- “往年买一个,今年买一箱”!记者调查水果价格为何全线大跳水
- 7.6%!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餐饮消费成主力|快讯
- 12306购票上新两项功能:需求预填和起售提醒|快讯
- 正增长!前十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0.03%,贸易顺差扩大3.2%|快讯
- 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0%,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建设加速
- 1179万人!明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稳就业政策从何发力?
- 央企总部疏解成绩单:超40家央企落户雄安新区|2023中国经济年报
- 杭州亚残运会首金诞生!中国皮划艇队选手谢毛三夺得金牌|聚焦杭州亚残运会
- 铁路建设年末加速,多条新开工线路密集落地
- 盈利121亿元!国铁集团前三季度客货两旺,营收增长16.1%
- 土地二次污染背后的环保争议:土壤污染治理法规十年渐进,谁该为“旧账”买单?
- 来之不易的丰收答卷: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
- 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如何“出招”?
- 直击链博会!一辆智能汽车“读出”中外供应背后的链式合作
- 疫后首个常态化春运开始了!火车票今日起开售|快讯
- 前11月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1.5%,基建投资仍保持一定增速|快讯
- 天津西至大兴机场最快41分钟可达 ,津兴城际铁路今起正式开通|快讯
- 增长7.1%!前10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8326.4亿元|快讯
- 10月PPI下降2.6% ,环比持平|快讯
- 全年仅俩月盈利!猪企如何飞跃猪周期?|2023中国经济年报
- 2023年全年CPI同比上涨0.2%,预计2月回升至阶段性高点,今年仍处低增长区间
- 34个都市圈仅8个地区人均GDP超全国!专家:集聚效率不够,县域应成为打通城乡的枢纽
- 12月PPI同比下降2.7%,降幅收窄|快讯
- 预计发送旅客6300万人次!铁路元旦小长假运输今日启动|快讯
- 同比增长4.3%!前9个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4797.5亿元|快讯
- 2023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出炉:高新企业占比远超全国水平,东北这个市跻身十强|快讯
- 买猪肉又便宜了!三大猪企10月收入继续下滑,生猪养殖何时能够走出“寒冬”?
- 占比近五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主导A股年底并购大戏
- 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由升转降,10月CPI、PPI双降
- 12月CPI同比下降0.3%,环比有所上升|快讯
- 房地产业指数拖累,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两月下降|快讯
- 百亿重组收官!中国交建完成分拆子公司重组上市,传统基建业务迎来转型升级
- 同比增长126%!前11月铁路客运持续增长|快讯
- 住建部定调2024年楼市:重提房住不炒,“好房子”能成为房地产先立后破新赛道吗?
- 部分受甘肃地震影响铁路已开通,秩序正在有序恢复中|快讯
- 2023年外贸成绩单出炉:出口逆势增长,规模逐季抬升,超3/4企业看好今年形势
- 清华大学研究:过去四年山东、辽宁城市健康水平提升明显,上海跃居全国第一|快讯
- 下降0.5%!11月CPI同比环比双降|快讯
- 今日起手机12306开通春运期间学生、务工人员专区预约购票功能|快讯
- 结束连续两个月下降局面!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回升0.2点|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