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社会动态 >>正文
“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粮食生产,扩种大豆迫在眉睫
社会动态21735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目的就是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固,饭碗主要装中国粮。重点做好稳产 ...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在当前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聚焦粮疫情灾情叠加影响的食生背景下,我国仍保持了粮食价格基本稳定,产扩市场运行平稳的豆迫状态。
但值得注意的眉睫是,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中央种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紧平衡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而资源环境的约束也在加剧。
为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目的就是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固,饭碗主要装中国粮。重点做好稳产量、调结构和保耕地三方面工作。
而针对如何调整粮食结构,扩种大豆和油料,乡村振兴建设委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大的背景下,扩种大豆和油料生产,已经成为重大政治任务,降低对进口依赖度,提升我国自给率,有利于保证油料供应,降低被反制约的影响程度,这是长久发展之计。”
多油并举,多途并进
据了解,在2021年的粮食总产量中,玉米占比接近40%,大豆占比仅有2.4%。事实上,2021年的大豆播种面积、产量都呈现了下降趋势,其中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2200万亩,同比下降了14.8%,产量减少了64亿斤,下降16.4%。
而此次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将通过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提高大豆、油料产能。
“通过多油并举、多途并进,确保大豆和油料扩种取得可考核的成效。”唐仁健将不同地区的工作方向一一说明,包括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与此同时,将开展盐碱地种植大豆示范和支持扩大油茶种植面积,改造提升低产林。
据了解,与大豆产量截然相反的是增长明显的2021年玉米产量,已经达到了5451亿斤,比上年增加了238亿斤,增长4.6%;而其播种面积也在提升,达到了6.50亿亩,比上年增加了3090万亩,同比增长5.0%。事实上,豆类减产明显的主要原因正是大豆收益与玉米相比较低,去年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农民种植大豆意愿减弱。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大豆播种面积和单产下降属于正常的市场波动所致。
“粮食归根结底要靠农民去种,农民种粮能赚钱,国家粮食就安全。今年我们将推动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力争做到政策保本、经营增效。”唐仁健指出,将从政策上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
推动饲用豆粕减量替代
“国内大豆产量低、成本高,而国际市场价格相对较低。在许多大豆加工企业更倾向从国外购买的情况下,对国内市场再次形成了冲击,继而打击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最终造成了我国大豆进口量大,对国际市场依赖度高局面。”袁帅认为,目前我国大豆当前依然自给率较低,对外依赖度高,短期之内进口为主,自给为辅的局面无法改变。
“这里面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点,就是我国大豆的主要进口国是美国,在中美关系近几年紧张氛围下,多次反复提及‘扩种大豆油料’的背后,其实直指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大的现实。“袁帅指出,在此背景下,扩种大豆和油料生产,已经成为重大政治任务,降低对进口依赖度,提升我国自给率,有利于保证油料供应,降低被反制约的影响程度,才是长久发展之计。
据了解,我国自产的大豆主要用于食品加工行业,而进口来的大豆主要的是做饲料以及压榨。事实上,豆粕作为大豆压榨生产食用油后得到的副产物,其饲用需求正是拉动大豆进口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大豆缺口持续扩大,进口量继续增加的情况下,为了效提高提高大豆自给率,一方面需要增加国内种植面积和单产以提升国内供应量,另一方面可能还需要开发和扩大大豆替代品规模,以减少目前这种对于进口大豆过度依赖的状态。”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已经制定了《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积极开辟新饲料资源,引导牛羊养殖减少精料用量,通过“提效、开源、调结构”等综合措施,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
根据饲料工业协会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全国工业饲料产量为29344.3万吨,同比增长16.1%。2021年全国饲料企业豆粕用量比上年增长5.7%远小于工业饲料产量的增幅,而菜粕、棉粕等其他饼粕用量同比增加17.9%。全国33家百万吨以上规模饲料企业在2021年生产的配合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平均为11.8%,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不难看出,豆粕减量替代正在逐步实现。
2月16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在谈到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时表示,在2021年我国肉类和牛奶产量创历史新高情况下,大豆进口量未增反降,比2020年减少381万吨。如果政策得力、措施到位,养殖业还可实现豆粕减量2300万吨以上,折合减少大豆需求近3000万吨,相当于2.3亿亩耕地的大豆产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Tags:
相关文章
不确定成份干扰下,煤市走背何圆?
社会动态※ 提供圆里:产天去看,远期,晋、贵天域及小大型煤企纷纭明相将增长古冬煤冰劣秀产能释放,主产天部份煤矿足绝操持工做也正在减速拷打,小大会竣预先,主产天煤矿开工情景有逐渐好转的预期,国内煤冰提供水仄或者 ...
【社会动态】
阅读更多研招教育业余硕士歇业课魔难初次删设齐国统一命题科目
社会动态记者从教育部教育魔难院患上悉,从2024年齐国硕士钻研去世招去世魔难起,教育业余教位硕士歇业课魔难将删设齐国统一命题科目。《教育综开魔难小大目》23日正在中国教育魔难网、中国钻研去世招去世疑息网宣告, ...
【社会动态】
阅读更多去世态横蛮看凉山④水更浑了!那名目的连绝22年卓越比例贯勾通接100%
社会动态8月21日,2023年凉山州去世态横蛮建设专场新闻宣告会正在西昌妨碍,时期,州去世态情景局子细同讲问记者问,介绍了齐州将若何深入拷打三小大攻坚战,延绝做好“去世态横蛮建设小大文章。据介绍,凉山去世态本 ...
【社会动态】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钢铁每吨生产成本涨了130元!”10月PPI创年内新高,何时会下降?
- 帮助农民富起来!全国人大代表王填:加强“村企”合作,盘活农村闲置集体资源
-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发布,哪些地区最具投资潜力?
- “算法严监管”时代来临:四部委新规剑指平台“大数据杀熟、二选一”
- 两大千亿龙头合作了!”猪王”“肉王”抱团取暖,牧原股份市值重回3000亿
- 过度索权?隐私政策晦涩难懂?工信部出手治理APP侵权乱象
- 猪周期见底?猪价攀上18元大关,生猪养殖进入盈利通道
- 人人争当“卖碳翁”!上海将建区域性个人碳账户,碳普惠减排量对接碳市场
- 央企搬迁进行中:总部将向新区疏解,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成这两类央企聚集地
- 拥抱“元宇宙”,潮玩还可以这么玩!
- 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支持辽宁省建设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 龙口:宜居宜游促振兴,美丽乡村再升级
- 时隔40年土壤修复再迎利好,9只个股涨停,京蓝科技开年涨幅逾60%「环保周评榜」
- 环评“放管服”改革成效卓著:涉及总投资近14万亿,“两高”相关投资额同比下降三成
- 生猪养殖跌破盈亏平衡线,猪肉股却接连上涨,年后会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吗?
-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布局,2022年经济“稳字当头”
- 家禽行业疲软,饲料价格上涨,前三季度圣农发展净利下降79.6%
- 去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大豆产量由增转降,中央一月内三次提及扩种
- 15省公布2021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明年有望实现“18连涨”
- 全国人大代表郑坚江:发挥浙江自贸试验区先试先行作用,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航运政策创新
- 人民币“避风港”特征凸显!汇率创46个月新高,外贸企业利润承压
- 央企实现首月“开门红”:主要经济指标均两位数增长,2022年国企改革有哪些看点?
- 前三季度营收大增233.72%,但净利润逐季下滑,北清环能称未来碳减排指标增量可观
- 从“零的突破”到领跑奖牌榜,冬残奥上的中国速度
- “十四五”节能减排划定目标:单位能耗5年下降13.5%,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
- 地处强市如云的苏南板块,镇江如何跑出“产业强市”路?
- 2021年央企成绩单公布:全年营收36.3万亿创历史最佳,国企改革70%目标顺利完成
- 数字化转型大潮将至,智能制造行业望长期受益
- 订单多起来了!2月PMI超预期,连续4个月站上“荣枯线”
- "猪茅"牧原股份去年净利预降超70%,股价却不降反升,进场的17万股民抄到底了吗?
- 环保企业业绩整体转好,启迪环境被疑财务造假评级再下调「环保周评榜」
- 环保板块内5只个股触及涨停,国林科技受多家投资机构关注,飞马国际“摘帽”就收关注函「环保周评榜」
- 盛剑环境前三季度净利大增76%:成本上升毛利下降,费用“压缩”效果显著
- 钢铁行业如何在“三重阻碍”下实现低碳转型?民进中央建议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 政策加码提振环保板块,龙头股伟明环保股价连创新高「环保周评榜」
- CPI重回“1时代”:蔬菜价格上涨,叠加去年低基数
- 猪企的2021年:股价深蹲后触底反弹,下行周期下面临资金考验
- 增长8%?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在即,专家预测GDP总值或达110万亿
- 金龙鱼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 中央厨房业务有望成为新亮点
- 最全!全国400样本县(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发布!看看你的家乡排第几?
- 农产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全国县域网络零售额超7000亿元
- 区域协调发展迎来变局:聚焦特殊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 固废行业进入黄金时代!三聚环保领衔,环保板块强势跑赢大盘「环保周评榜」
- 物流央企“巨无霸”来了:整合全国海陆空资源,重塑国内物流格局
- 环保板块整体走势疲软,“龙头股”平均跌幅超2%,正和生态先涨停后跌停 「环保周评榜」
- 两大保险巨头资管公司先后换帅,超六万亿险资何去何从?
- 关税调整了!954项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降税“朋友圈”再扩大
- 供暖季来临,大气污染治理如何攻坚?生态环境部:重点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 “中段走廊将成为中欧贸易的关键路线”——专访格鲁吉亚驻华大使卡岚第亚
- 明年1月1日北京医保定点扩增,养老相关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等将纳入
- 水皮:【谈股论金】回马枪
- 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发布!17省入围,粤苏渝占近半壁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茵:品牌影响力报告为城市文旅发展、招商引资提供重要参考
- 外贸高增长下的AB面:规模再上新台阶,稳外贸任重道远「问计2022」
- 商票爆雷事件后又遭评级下调,市值蒸发百亿牧原股份回应“能充分应对”
- 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傅军: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
- 首个碳排放履约周期临近:全国碳市场成交量超1.2亿吨,成交额破50亿
- 周内环保龙头普遍下行,盈峰环境深耕新能源领域,江南水务领涨水务个股「环保周评榜」
- 年内行业融资超200亿,“十四五”机器人将驶入“高端化车道”
- “猪王”温氏股份去年巨亏超130亿!养鸡挣的钱填不上养猪亏的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