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外贸“满血复活”!圣诞季掘金时刻,有出口企业24小时不停生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秋日渐凉,贸圣但外贸企业普遍仍置身春天之中。诞季
“今年以来,掘金我们订单暴涨,时刻为了按时保质完成订单,口企车间开启了24小时连续作业的高速运转模式,车间每天能生产1万多件产品,有部分订单甚至需要外发加工。”广西一家从事针织服装出口业务的企业负责人表示。
由于订单多,生产忙,截至7月底,该企业已经交货360万件,总货值达1700多万美元,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
远在千里之外的安徽省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孟卓也有着同样的单子做不完的“甜蜜烦恼”。
按照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43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出口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进口1.53万亿元,同比增长23.1%。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8月出口超出预期,主要原因在于船运周期拉长导致海外圣诞订单提前出货,因此,圣诞订单效应较往年提前反映,对8月数据形成支撑。
按照海关总署研究中心主任万中心的预测,今年货物贸易无论是和去年还是和2019年相比,都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达到5.1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在“十四五”开局第一年,中国有望提前完成货物贸易的“十四五”目标。届时,中国货物贸易的国际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至1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增长并不是全部的潜力。据了解,由于海运集装箱紧俏,一些企业迟迟排不上队,部分影响了出口。否则,出口量还能增长。
但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李魁文也提醒,全球疫情仍在不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同时去年四季度我国外贸基数较高,预计接下来我国外贸增速有可能出现回落。
出口企业的春天
这个8月,是海外圣诞季出货高峰时段的最后阶段,出口企业开始集中出货。
“由于海运供应紧张,今年出口的运输周期比往年都要长,这个时候不往外运,可能会因为订不到集装箱而运不出去,一旦过了季节,再好的客户都不会要这些货了,最后只能积压。”孟卓表示。
由于集装箱紧张的局面迟迟没有缓解,一些企业早在7月就开始陆续运出。而到了8月,外运高峰正式到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也表示,每年6-8月是圣诞用品出货高峰期,但今年考虑到海运滞港风险,海外客户普遍通过线上看货和签单的方式提前下单。部分订单已较往年提早出运、完成交货。
这是今年8月进出口暴增的原因之一,但外运只是出口的下游环节。在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看来,此次进出口超出预期的一个原因在于,新一轮疫情对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明显,目前,越南、马来西亚等多地封城,生产受到了明显影响,8月当月,越南出口同比由正转负,增速为-1.13%,菲律宾制造业PMI从50.4跌至46.4,创2020年二季度以来的新低。
这也导致大量订单回流至中国。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4.7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7%,进出口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 其中,出口13.56万亿元,同比增长23.2%;进口11.22万亿元,同比增长24.4%。
“前8个月得益于我国疫情管控有效,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我国进出口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即使与2019年同期相比也增长了22.8%。”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
一个亮点是,出口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服装、汽车等商品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前8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98万亿元,同比增长23.8%。进口方面,大豆、天然气、集成电路、汽车等主要商品进口量分别同比增加3.6%、22.2%、27.2%和31.2%。
同时,我国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兴贸易业态也显示出蓬勃发展势头,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季度仍存在压力
不过,在李超看来,8月出口超预期,可能意味着阶段性的利多兑现,圣诞订单的提前反映,可能会导致后续持续性和强度下降,同时,疫情冲击新兴市场供给带来的订单转移也难以持续。
“当下供需缺口仍是出口景气的原因,预计发达经济体的耐用品消费需求将逐步走弱,一方面疫情时期由于服务业消费需求灭失而新增的商品需求,会随着服务业消费的修复而逐步下降,另一方面,因为美国大量财政补贴计划带来的消费品需求前置,会导致后续商品消费持续性下降。”李超表示。
同时,尽管8月部分东南亚订单转移到了中国,但能否留住这部分订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据了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这部分订单对于成本高度敏感,虽然疫情期间依赖中国供给,但随着疫情的放缓,海外供给缺口整体上会呈现收窄趋势。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也指出,今年外贸的强劲背后有很多“一次性因素”,比如周边地区疫情加剧造成订单回流中国,防疫物资出口量剧增等,这些“一次性因素”正在逐步消退,下半年以来外贸增速正逐步放缓,“明年的外贸形势可能很严峻”。
值得警惕的是,尽管我国进出口大幅攀升,但有部分订单由于订舱困难或运费过高,积压在国内仓库,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
“当前中国外贸企业普遍面临着运力不足、运费高涨,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四难问题。”王文涛指出。
事实上,进入下半年,消费、地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数据及克强指数等高频指标开始呈现出回落特征,市场也开始出现“衰退”预期。不过,国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熊园表示,下半年出口韧性仍强,要关注出口产品结构、海外疫情反复、海外经济、发达国家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空间有限等4大支撑。
市场预计,今年三、四季度GDP实际同比增速分别回落至6.1%、5.2%。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美妆护肤)
-
今日,产天圆里,受疫情影响,内受古部份地域施止动态操持,部蹊径段妨碍交通克制,煤冰公路中运支到确定水仄影响,正在保供小大条件下,市场煤部份中运空间受到缩短。古晨产天圆里斲丧同样艰深,煤矿仍以保供为主, ...[详细]
-
东江环保增收不增利背后:“价格战”下成本持续提高,主营无害化处置业务盈利受损
摘要:国内废物处理资质最齐全的环保经营企业之一的东江环保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0.2亿,同比增长21.1%;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同比下降47%,降幅较去 ...[详细]
-
中原环保营收同比增长185.6%,增幅创14年新高,PPP项目成为营收主要支撑
摘要:中原环保披露了2021年的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1.4亿,同比增长185.6%;实现利润总额6.54万元,同比增长5.16%;实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亿,同比增长2 ...[详细]
-
五大猪企一季度亏损近150亿,养殖户“一头赔两三百”,生猪养殖何时触底反弹?
摘要:据各大龙头猪企批露,牧原股份002714.SZ)、温氏股份300498.SZ)、新希望000876.SZ)、正邦科技002157.SZ)、天邦股份002124.SZ)的养殖成本在9元/斤、8元/ ...[详细]
-
7月7日早间,郑州煤电宣告闭于控股子公司新郑煤电停产的报告布告。新郑煤电营支占郑州煤电2021年总支进的40%,郑州煤电展现:“这次停产对于公司事业的影响暂出法展看。”报告布告 ...[详细]
-
摘要:国家统计局5月16日消息,今年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3544亿元,同比增长6.8%,比1-3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 ...[详细]
-
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李兵弟:城乡地产收入相差10倍以上,应完善城乡融通的国家住房制度体系
摘要:李兵弟建议,要进行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包括推动农村住房制度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农村的宅基地为主建立起农民的住房保障体系,将城市建设维护税改革为城乡维护使用税等等,最终建立城乡融通的国家住 ...[详细]
-
摘要:据国铁集团消息,经过各方努力,奋力抢修,因货车车列溜逸脱线一度中断行车的大秦铁路翠屏山至蓟县西间,于4月15日12时55分恢复通车。 ...[详细]
-
陕西煤业7月7日宣告事业预删报告布告,估量上半年净利润为242亿元到249亿元,同比删减192%到200%。报告布告展现,经公司财政部份匹里劈头测算,估量2022年半年度真现回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详细]
-
摘要: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军工行业的中央企业资产证券化率总体上偏低,这意味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这个过程可能会涉及到混改、上市、重组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