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圆桌网 > 时尚活动报道
国企改革决胜收官之年,新一轮改革蓄势待发|2022中国经济年报
新闻圆桌网2025-07-02 18:17:36【时尚活动报道】1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2020年启动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终于迎来收官之年。这场影响深远的改革,为国企和各地经济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随着2023年的临近,中央企业和各地国有企业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张琪/文
2020年启动的收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终于迎来收官之年。年中国这场影响深远的新轮蓄势改革,为国企和各地经济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年报一笔。而随着2023年的国企改革改革临近,中央企业和各地国有企业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决胜经济答卷。
今年以来,收官国企改革全面覆盖,多点突破,钢铁、军工、稀土等多个领域专业化整合提速,涌现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重组和混改案例。
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国资委多次聚焦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对国资企业改革做出部署和指导。目前,多地各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得到优化。
虽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近尾声,但改革的脚步并非停歇。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日前表示:“国企改革再次扬帆起航,乘势而上实施新一轮改革行动。”
钢铁重组脱颖而出
今年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就确立了2022年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是钢铁领域。“2022年国家将稳步推进钢铁等领域的重组整合,在相关领域适时研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在今年3月表示。
在众多国企改革案例中,全球最大钢铁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下称“中国宝武”)在钢铁领域脱颖而出。今年以来,中国宝武多次完成专业化重组,改革进展不断提速。
就在国务院国资委确立钢铁领域为2022年国企改革重点领域的一个月后,新钢股份发布公告称,持有其控股股东新钢集团100%股权的江西国控,与中国宝武签署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协议,根据协议,江西国控将向中国宝武无偿划转其持有的新钢集团51%股权,新钢股份实控人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二者的重组虽是“央地合作”,但同时也是强强联合。新钢集团为江西省最大的国有钢铁企业,据世界钢铁协会的统计,中国宝武2020年的粗钢产量达到1.15亿吨,排名榜首,新钢集团以989万吨的粗钢产量排名全球第46位。
在中国宝武与江西省最大国有钢铁企业合并重组的背后,是中国宝武与多个省份最大钢铁企业重组的“野心”。近几年,中国宝武的扩张规划有目共睹,不断通过重组整合的方式与各大省份的最大钢铁企业重组,扩大公司体量和产能。
2017年,中国宝武提出“亿吨宝武”产能扩张规划;2019年,中国宝武陆续与马钢集团、太钢集团、重庆钢铁和昆钢控股等多家大型钢铁公司合并重组,四家公司分别为安徽省、山西省、重庆市和云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2020年,中国宝武托管了同为央企的中钢集团;2021年7月,中国宝武再次宣布拟战略重组山东省国企山钢集团。
然而,已经问鼎全球最大钢铁公司的中国宝武并未停止重组扩张的脚步。在万众瞩目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最后一个月,中国宝武再次开启重磅重组。
12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宝与中国中钢实施重组,中国中钢整体划入中国宝武,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重组后,中央企业由98家调整为97家。同时,一起划入中国宝武的,还有中钢集团旗下的12加上市公司,包括包钢股份、马钢股份、八一钢铁等。
“钢铁行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及未来几年仍将是钢铁行业整合重组的窗口期。”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中国宝武整合中钢集团来看,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已由产能整合向产业链整合发展。”
2016年,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中国宝武应运而生,彼时还只是一家“背靠大树”并无多大存在感的国资企业。五年之后,在经历了多次专业化整合重组之后的中国宝武,已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钢铁领域的佼佼者。
然而,中国宝武只是我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一个缩影。在国企改革的收官之年,钢铁、军工、稀土等多个领域积极开展了专业化整合,国资央企用具体行动彰显使命担当。
混改驶入快车道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专业化重组整合是央企改革的主要方式,混改上市则是地方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式。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更深层次的混改项目大量涌现,国企资产证券化、上市等大动作不断。
混改作为今年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年初便受到国资委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国资委2月份发文表示,2022年将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出台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目录,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新产业、新业态领域推进增量混改。北京产权交易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实施混改,募集社会资本87.52亿元,同比增长58.06%。
今年以来,多个省份出台混改方案,地方国企混改驶入快车道。黑龙江省国资委出台《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全面深化加快推进全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重庆市属国企混改企业总量和占比明显增长,新完成了5个集团公司和200余户子企业混改,引入社会资本超700亿元。此外,江苏省、广东省、河北省、辽宁省等地均表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今年的主要工作。
通过国企混改,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翁杰明在今年6月表示,2013年以来,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过2.5万亿元,目前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超过了70%和54%,一大批企业以混促改,完善公司治理,提高规范运作水平,深度转换机制,活力和效力显著提高。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范世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企混改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入的重大战略举措,必将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善治理状态,更加高效有活力。”
混改即“混”资本、“改”机制,显然,混合资本并且改善机制是寻求上市的目的,借力资本市场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招式。国资委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中央企业向控股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24宗,涉及资产金额2653亿元。国资系统共有38户企业在主板上市,51户企业在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实现直接融资2574亿元。
同时,在混改过程中,国资委支持鼓励上市公司与头部企业全方位对标。翁杰明在9月份召开的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补短板强弱项专题推进会上表示,国资委将继续大力推动国有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0%的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支持积极股东提名董事人选参与上市公司决策。鼓励央企之间、央地之间通过认购股份、换股等多种方式作为积极股东参与完善公司治理。推动上市公司成为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先锋表率。凡是三年行动要求的市场化机制改革任务,上市公司应率先高质量完成。支持鼓励上市公司与同行业头部企业在业绩、效率等方面全方位对标、针对性赶超。
当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即将落下帷幕,多地各项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回首这三年,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国资委多次聚焦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对国资企业改革做出部署和指导。
然而,国企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倒计时。国资委党委在近日召开会议上强调,要乘势而上实施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制度化,深化分类改革,在新的起点上把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871)
上一篇: 价钱震撼笔直 焦煤市场发急
下一篇: 北边下温欲东山复原 煤冰市场何往何从?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7月工业数据增速放缓,企业去库存持续到三季度末?
- 下行压力加大!7月进出口同比下降8.3%|快讯
- 福州到厦门最快55分钟!我国首条跨海高铁开通运营|快讯
- 消费增长仍保持较高水平,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8%|快讯
- “超级黄金周”落幕,铁路运输迎来多个“历史新高”
- 特稿|暴雨中的京津冀: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 9月进出口环比两个月增长,规模创年内新高,四季度出口金额或有所回升
- 年内30家央国企上市公司“一把手”离职,如何进一步健全公司治理?
- 对外投资逆势增长,全球化变局中“走出去”仍在加速|聚焦2023服贸会
- 7个季度规模上涨103%,嘉合基金总经理和副总双双晋升
- 应届生西部就业比例上升,为何成都、西安、重庆最受青睐?
- 最新!商务部发文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延期|快讯
- 三季度铁路客运累计11.5亿人次,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新高|快讯
- 创5个月新高!8月PMI产需双旺,新出口订单结束“五连降”
- 提速!11日起贵广高铁运行时速提升至300公里|快讯
- 卖猪亏卖鸡也亏!温氏股份营收增长三成仍挣不到钱
- 小麦价格迈过1.5元/斤后冲高回落,旺季来临能否带动再次上涨?
- 创6个月新高!9月PMI重回扩张区间,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
- 解码霍启刚新身份:外部董事中唯一非国资系统人士,中粮集团多元化国际化加速
- 四千多人竞争同一岗位!多地事业单位考试启动,应届毕业生受政策倾斜
- 记者实探高盛中国上海办公室:一切井然有序,“未见大巴驶过,人员正常办公”
- 圣诞订单比不过万圣节?义乌“一带一路”的采购商多了
- 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再提速,23家企业单位集中签约
- 增速上升0.2%!前8月制造业投资加速|快讯
- 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再破题:北京等43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业大院改造将有新方向
- 国资委重磅发声: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位置,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 广汕高铁开通!汕尾融入广深地区“一小时”交通圈|快讯
- 双节猪价为何旺季不旺?需求不及预期,“猪肉自由”有望继续
- 国际需求疲弱难掩中国出口亮点,前7月外贸逆势突围
- “金九银十”需求旺季来临!小麦价格冲高回落仍高位运行,下一步还有多大上涨空间?
- 消费复苏吃喝先行!前7月餐饮收入大增20.5%|快讯
-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采取“柔性履约”,缺口大的企业可预支2023年度部分配额|快讯
- 铁路投资“跑起来”:前7月完成3713亿元,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在即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增至230亿元,一碗鱼胶如何撬动海洋经济产业链?
- 如何打造行业新竞争力?多行业布局可持续供应链|聚焦2023服贸会
- 仇保兴:京津冀都市圈应建立空间协调落实机制,不能光画图不落实|快讯
- 暑期迎来返程客流高峰,铁路暑运累计发送旅客突破6亿人次|快讯
- “三驾马车”齐发力,下半年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向好
- 生态环境部通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CCER市场启动再进一步|快讯
- 7月并购重组事件环比增长41%,下半年军工央企重组或掀新高潮
- 越卖越亏,三大上市猪企负债攀升至2700亿元,生猪市场的出路在哪里?
- 9月CPI同比持平,食品价格下降3.2%|快讯
- 就业向好!8月份青年就业形势明显改善,服务业吸纳就业容量扩大
- 新兴产业继续领跑!9月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 “跳水大爷”隐退后“盘头大姨”接棒,天津掀起国庆“特种兵”旅游热
- 4.9%!前三季度GDP高出预期|快讯
- 28个月来首次负增长!7月CPI同比下降0.3%,8月有望回正
- 降幅收窄!前8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1.7%|快讯
- 一线城市全面落地“认房不认贷”,已经实行近一年的天津、杭州楼市如何了?
-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民间投资下降0.6%|快讯
- 城市比乡村消耗了更多能源吗?研究显示过去20年中国城乡能源平等性明显提升
-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民营企业成外贸增长主引擎|快讯
- 中船科技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船舶制造央企半年报普遍遇喜
- 预计1.9亿人次行至路上!铁路十一黄金周运输今日启动|快讯
- 中印尼合建雅万铁路今日开通,东南亚迈入高铁时代|快讯
-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向好,工信部着力推进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
- 经济回暖迹象渐显,高新技术民间投资或是下一步发力重点
- 万亿GDP城市上半年成绩单揭榜:苏州回血东莞仍失速,杭州武汉能否携手晋级“2万亿俱乐部”?
- 大红包来了!超1600亿元分红在路上,上半年沪市央企六成行业实现业绩增长
- 9月CPI零增长背后:肉类价格仍是重要因素,年底或回升至1%左右
- PPI环比上涨0.4%!同比跌幅收窄至
- 高科技企业齐聚服贸会,智能制造助力国家从“世界工厂”迈向“智造强国”|聚焦2023服贸会
- 国家统计局:8月起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将暂停发布|快讯
- 8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专家预测9月有望继续上行
- 如何跨越保险新周期?众险企走出“数字化+医养”双路径
- “十一”已累计发售车票1.72亿张,各地铁路部门安排增加假期运力|快讯
- 超预期!8月消费增长4.6%,餐饮收入增长12.4%|快讯
- 车票秒光,堪比春运!直击“十一”黄金周首日抢票难
- 海关总署: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前7月自日本进口贸易值下降10.8%|快讯
- 7月CPI同比下降0.3%,猪肉价格下降26%|快讯
- 中纪委通报:上半年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6万余个|快讯
- 中国品牌出海潮涌!MINISO2023财年海外业务增速超国内:“门店数量远未到天花板”
- 中纪委发布上半年国资央企反腐“成绩单”:214人主动投案,3名中管干部被查!|快讯
- 酒店订单飙升、餐饮火爆!哈尔滨旅游市场未“冷”先“热”:收入同比增长347.9%|双节消费调研行
- 前8个月进出口微降0.1%,贸易顺差扩大7.3%|快讯
-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半年多项政策加码在即
- 牧原股份大幅减亏背后:二季度亏损扩大,负债再次攀升
- 促消费手段频出,最长“十一”消费待激活,能否大幅增长?
- 商务部:全年服务进出口规模将保持增长,下一步继续研究服务贸易开放政策|快讯
- 出行服务类消费增长强劲,9月消费大概率继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