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圆桌网 > 休闲
多措并举稳供热!央企打响能源保供攻坚战
新闻圆桌网2025-10-25 14:45:46【休闲】1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随着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雪橙色预警信号,能源保供也进入迎峰度冬关键期。从11月开始,国家能源集团、三峡集团、国家电投等多家央企便“火力全开”,密集部署稳产保供,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刘昱汝 北京报道
随着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雪橙色预警信号,稳供能源保供也进入迎峰度冬关键期。热央
事实上,企打从11月开始,源保国家能源集团、供攻三峡集团、国家电投等多家央企便“火力全开”,密集部署稳产保供,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供暖季央企加大能源供应力度,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同时,推动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提高清洁能源比例,降低污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央企稳定供热有利于保障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和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的能源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央企做好迎峰度冬
国务院国资委11月16日召开的中央企业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专题会中强调,督促指导中央企业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带头做好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
“包括加大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采购和储备,优化能源运输和分配体系,确保能源供应稳定,使得人民在冬季能够享受到充足的暖气供应,不会受到能源短缺的影响。”北京市博圣律师事务所白小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当前,能源央企正坚守在保供一线,坚决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守护万家“烟火气”。
比如中国海油各单位进一步落实冬季保供工作,其深圳分公司深入落实冬季保供工作要求,目前正以“1天1船油”的高频次及每天超23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8座移动式钻井平台、超60艘各类船舶开足马力,全海域开发井、调整井和增产措施作业点创历史同期之最。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储气库群作为东北和京津冀地区的主力调峰储气库之一,成立保供专班,提前做好储气库注采调峰各项工作,确保天然气保供工作按表运行,实现“有令即采”。截至11月底,储气库群日产量为2500万立方米。
“今年11月,三峡集团江苏分公司发电量首次超过5.5亿千瓦时,创单月发电量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江苏大丰毛竹沙海上风电场11月发电量达9884万千瓦时,创并网后历史新高。”三峡集团江苏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持续优化精益运维水平,提升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力争打好年度“收官战”。
据了解,入冬以来,面对冬季燃料需求大、煤炭库存要求高的现状,中国华电福建区域统筹各电厂煤炭采购计划,保障电煤采购资金需求,全力以赴确保煤电机组电力能源兜底保供作用的发挥。截至11月底,公司所属四家煤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222亿千瓦时。
拓展新能源供热技术
在推动我国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并非此消彼长,而需要共同发力进而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实现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升级。
对于提升传统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在王鹏看来,需加大投资力度,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输电、输油、输气等基础设施水平,提高能源运输和配送能力;创新能源科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合理规划能源储备规模和结构,提高能源应急保障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区、各中央企业要完善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推动调峰电源建设,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保暖保供系统。
今年11月,北京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拓展新能源供热技术在新基建等场景的应用,到2025年,力争新能源供热面积占全市供热面积的比重达到10%;到2030年,力争新能源供热面积占全市供热面积的比重达到15%。
“支持新能源供热发展,构建分布式与集中式结合的多能耦合供热系统,有利于改变单一燃气供热的热源结构,推动供热系统重构,更好地保障城市供热安全。”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发展新能源,可有效改善能源结构,并随着新能源供热技术进步和市场完善,新能源供热能力和规模有望进一步提高。
《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也提出,坚持可再生能源供热优先原则,推动供热系统能源低碳转型替代,有序开展地热及再生水源热泵替代燃气供暖行动,全面布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将大力发展地热、再生水等新能源供热作为支撑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措施。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全市新能源供热面积累计达到1.06亿平方米,每年可替代燃气约8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对于未来能源发展,王鹏向本报记者建议,加大新能源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供热技术水平;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广新能源供热技术在新基建等场景的应用,拓宽新能源供热市场;建立健全能源政策体系,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新能源供热产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和借鉴国外新能源供热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注重多元化、清洁化、安全可靠和经济可行的原则,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推动新能源供热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白小勇向本报记者进一步补充道。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7)
上一篇: 小大会预先,煤价起降呈现典型性天域特色
下一篇: 小大会预先,煤价起降呈现典型性天域特色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布局,2022年经济“稳字当头”
- 现货连降7轮、期货小幅反弹,焦炭价格未来走势如何?
- 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已完成,1.5万亿流向哪里?
- 物流央企“巨无霸”来了:整合全国海陆空资源,重塑国内物流格局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茵:品牌影响力报告为城市文旅发展、招商引资提供重要参考
- 消费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黄金周叠加“双十一”刺激,粮油食品上涨超10%
- CPI重回“1时代”:蔬菜价格上涨,叠加去年低基数
- 首个碳排放履约周期临近:全国碳市场成交量超1.2亿吨,成交额破50亿
- 老年医疗护理试点来了:北京等15地试水,部分医院将转型护理院
- 如何应对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全国人大代表王利平:加大打击,明确法律界定
- 环保板块整体走势疲软,“龙头股”平均跌幅超2%,正和生态先涨停后跌停 「环保周评榜」
- 帮助农民富起来!全国人大代表王填:加强“村企”合作,盘活农村闲置集体资源
- 环保龙头走势疲软:浙富控股受累“妖镍”跌幅逾8%,*ST美尚创历史新低「环保周评榜」
- 全国百强县排名:前10强长三角占9席,昆山连续7年位列第一
- 过度索权?隐私政策晦涩难懂?工信部出手治理APP侵权乱象
- 拥抱“元宇宙”,潮玩还可以这么玩!
- 明年1月1日北京医保定点扩增,养老相关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等将纳入
- 15省公布2021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明年有望实现“18连涨”
- 前三季度营收大增233.72%,但净利润逐季下滑,北清环能称未来碳减排指标增量可观
- “十四五”节能减排划定目标:单位能耗5年下降13.5%,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
- 对拒收现金说“不”! 全国人大代表郭新明建议这样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和金融稳定
- 两大千亿龙头合作了!”猪王”“肉王”抱团取暖,牧原股份市值重回3000亿
- 不搞“一刀切、碳冲锋”,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建议科学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
- 水皮:【谈股论金】回马枪
- 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发布!17省入围,粤苏渝占近半壁
- 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发布!苏浙鲁三省包揽60席
- 政策加码提振环保板块,龙头股伟明环保股价连创新高「环保周评榜」
- 关税调整了!954项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降税“朋友圈”再扩大
- 盛剑环境前三季度净利大增76%:成本上升毛利下降,费用“压缩”效果显著
- 国资委明确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去年11个月卖了250万辆,今年销量将突破300万
- 人民币“避风港”特征凸显!汇率创46个月新高,外贸企业利润承压
- 2022第一宗央企重组落定:中国电建和电建集团资产置换,逾270亿地产板块被剥离
- 我国县域经济哪家强?“千亿俱乐部”增至38个,昆山江阴突破4000亿
- 周内环保龙头普遍下行,盈峰环境深耕新能源领域,江南水务领涨水务个股「环保周评榜」
- 政策保驾护航,2022春节消费迎来“开门红”!
- "猪茅"牧原股份去年净利预降超70%,股价却不降反升,进场的17万股民抄到底了吗?
- 柴油供应偏紧得到缓解!中石化11月加大供应,预计供应量较前8月增长近50%
- 家禽行业疲软,饲料价格上涨,前三季度圣农发展净利下降79.6%
- 最新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出炉!河南省七地上榜
- “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粮食生产,扩种大豆迫在眉睫
- 外贸高增长下的AB面:规模再上新台阶,稳外贸任重道远「问计2022」
- 环保板块内5只个股触及涨停,国林科技受多家投资机构关注,飞马国际“摘帽”就收关注函「环保周评榜」
- 龙口:宜居宜游促振兴,美丽乡村再升级
- 全国人大代表郑坚江:发挥浙江自贸试验区先试先行作用,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航运政策创新
- “猪茅”牧原股份没钱了?32家公司商票持续逾期,澄清后再申请700亿授信
- 工业“碳达峰”目标来了!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加
- 两大保险巨头资管公司先后换帅,超六万亿险资何去何从?
- 谁是过去5年最有影响力城市?京沪居首,香港持续衰退,昆明大连掉出前20
- 十八连丰!全国粮产连续7年超1.3万亿斤,玉米增产占全国总量近九成
- 环评“放管服”改革成效卓著:涉及总投资近14万亿,“两高”相关投资额同比下降三成
- 2021年央企成绩单公布:全年营收36.3万亿创历史最佳,国企改革70%目标顺利完成
- 金龙鱼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 中央厨房业务有望成为新亮点
- “猪王”温氏股份去年巨亏超130亿!养鸡挣的钱填不上养猪亏的窟窿
- “算法严监管”时代来临:四部委新规剑指平台“大数据杀熟、二选一”
- 订单多起来了!2月PMI超预期,连续4个月站上“荣枯线”
- 从“零的突破”到领跑奖牌榜,冬残奥上的中国速度
- 猪企的2021年:股价深蹲后触底反弹,下行周期下面临资金考验
-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11.8%:两年同比增速有所回落,多部委密集发声支持中小企业
- 年内行业融资超200亿,“十四五”机器人将驶入“高端化车道”
- 地处强市如云的苏南板块,镇江如何跑出“产业强市”路?
-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发布,哪些地区最具投资潜力?
- 煤炭保卫战怎么打:两天8次重磅表态,严防囤货居奇
- 时隔40年土壤修复再迎利好,9只个股涨停,京蓝科技开年涨幅逾60%「环保周评榜」
- 工业增长搅动三季度地方GDP排名:江苏逼近广东,湖北增速稳居第一
- 安徽为何新增这家国企?两大央企增资,生态环境产业集团来了!
- 哈尔滨“战风雪”:多条高速封闭,列车晚点,菜价基本平稳
- 旺季不旺!养猪企业整体销量价升量减,未来猪价还会再涨吗?
- 增长8%?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在即,专家预测GDP总值或达110万亿
- 连续3个月提及融资担保,国资委对央企划定红线:总担保规模不超集团总资产的40%
- 1月猪肉价格下降逾40%,龙头猪企趁机扩产抢占市场
- 淡季不淡! 纺织行业掀起订单热,可持续制造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固废行业进入黄金时代!三聚环保领衔,环保板块强势跑赢大盘「环保周评榜」
- 环保企业业绩整体转好,启迪环境被疑财务造假评级再下调「环保周评榜」
- 区域协调发展迎来变局:聚焦特殊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 “中段走廊将成为中欧贸易的关键路线”——专访格鲁吉亚驻华大使卡岚第亚
- 医保支付大变化来了!32座城市启动DRG/DIP支付方式,倒逼医院提质控费增效
- 又多“一道红线”!国资委发文严控央企担保,这三种情况严禁
- 商票爆雷事件后又遭评级下调,市值蒸发百亿牧原股份回应“能充分应对”
- 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傅军: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
- 人人争当“卖碳翁”!上海将建区域性个人碳账户,碳普惠减排量对接碳市场
- 央企搬迁进行中:总部将向新区疏解,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成这两类央企聚集地
- 俄乌冲突下中乌贸易几近停摆,或致玉米价格上涨,警惕猪价被推涨
- 农产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全国县域网络零售额超7000亿元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个城市
- 生猪养殖跌破盈亏平衡线,猪肉股却接连上涨,年后会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吗?
- 去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大豆产量由增转降,中央一月内三次提及扩种
- 央企实现首月“开门红”:主要经济指标均两位数增长,2022年国企改革有哪些看点?
- 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交卷:累计成交额超70亿元,苏州查处首例碳排放配额未按期履约案
- 数字化转型大潮将至,智能制造行业望长期受益
- “钢铁每吨生产成本涨了130元!”10月PPI创年内新高,何时会下降?
- 开年CPI跌破“1”!猪肉价格同比跌4成!
- 供暖季来临,大气污染治理如何攻坚?生态环境部:重点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 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支持辽宁省建设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 反垄断加码!国家反垄断局新设三个司,打破超级平台垄断势在必行
- 国内消费成绩单来了!疫情下11月份消费增速回落,网上零售额大增逾15%
- 钢铁行业如何在“三重阻碍”下实现低碳转型?民进中央建议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 最全!全国400样本县(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发布!看看你的家乡排第几?
- 猪周期见底?猪价攀上18元大关,生猪养殖进入盈利通道
- 2021城市竞争力榜单来了:“东降中升”,合肥、南昌领跑中部城市群
- 跨省医保痛点渐消:国常会聚焦简化手续,开放门诊直接结算
- 六部门发文促RCEP高质量实施!连续5年缩短负面清单,开放步伐再扩大
- 定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顺利通过省资质认定复评审
- 2024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厦门站门票开启预售
- 厦门:深耕立法试验田 打造“制度高地”
- 清明祭扫 厦门公交提供临时定制专线
- 厦门:全省率先 生育津贴“免申即办”
- 定州市加大电动自行车违规改装问题整治力度
- 优先在厦门城区 建公共直流快充站
- 定州中学两名教师获省级特等奖
- 厦门岛外最大的淡水湿地公园投入试运营
- 省七院举行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暨援汉英雄事迹报告会
-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 长安客车举办了第二届“知识成就未来、拼搏铸就发展”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活动
- 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 厦门引聘高层次人才 平均年薪50万元
- 省体育器材产业科技特派团到定州市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 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8.51亿户
- 定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未雨绸缪早行动 管网清掏保畅通
- 定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开展电动三轮、四轮车集中整治
- 厦大团队发现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新靶点”
- 中医院家属院 小区安装充电桩 居民充上“安全电”
- 国网定州市供电公司 优化电力服务 助力春耕生产
- 近23万户厦门人家获超千亿元公积金贷款
- 长安客车上半年销售汽车近五万辆
- 排查整治燃气隐患 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 定州:排除各类隐患 保障管网安全
- 中国首个人工智能艺术设计教育超级计算平台升级上线
- 定州不动产登记、交易实现全流程网办
- 太空种子结硕果 我国航天育种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千亿元
- 定州市积极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 定州:栽植花卉苗木 美化城市环境
- 厦门首次开展人工智能训练师技能等级认定
- 去年厦门报销学生儿童医疗费8.24亿元
- 厦门:居民医保新一轮集中扣费3月底截止
- 定州:助力春管保丰收 农技培训进麦田
- 团市委组织志愿者开展植树活动
- 中方呼吁乌克兰危机有关各方加大停火止战外交努力
- 定州大辛庄镇土良小学开展“爱耳日”主题活动
- 透视2024年首季中国经济
- 中国海警2502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 河北省职业院校(中职组)技能大赛在定州开幕
- 厦门翔安南部片区产业融资对接会召开
- 厦门海关发布2023年进口消费品检验十大案例
- 定州举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
- 定州市开展“服务进社区志愿暖人心”实践活动
- 定州2023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
- 厦门:陆海一体化治理打造“高颜值”海洋生态
- 厦门率先全国打造“邻安康”长者守护平台
- 厦门前埔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
- 厦门:倍增计划企业最高奖励1500万元







